第三章 去最熟悉的地方赚钱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很火的外国人来燕京必游项目啊!”
    “老板,钱放这儿了。”
    何成把钱放在桌上后,直接回家骑上了自行车,一路向东。
    他的目标,是潘家园!
    作为文物相关的工作者,还是毕业于90年代的文物相关工作者,自然很难跟潘家园没有交集。
    毕竟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游泳的。
    而且在业内有这么一句话:
    把真的摆出来,专家认错的概率不到万分之一。
    但把假的摆出来,专家认错的概率足以高达十分之一。
    说白了,专家学的,是鉴真的能力,而不是鉴假的能力。
    可人这一辈子,道理都听过,真想明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何成和很多学这一行干这一行的人一样,曾经也是自信满满的想到潘家园来捡漏,然后就被潘家园狠狠的教育了一番。
    不过也因为跟潘家园的这段爱恨情仇,何成对于潘家园还是很熟悉的。
    包括他的发展,包括他的玩法。
    潘家园成立时间是1992年,但这只是潘家园被官方承认的时间。
    如果关注的是那个神秘的潘家园,那么1992年并不是潘家园成立的时间,恰恰是潘家园死亡的时间。
    潘家园真正的黄金期,是80年代。
    80年代初,最开始是一帮二道贩子在这里进行着各种交易。
    等到1982年之后,燕京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市场,一些燕京人开始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卖,有心之人逐渐发现,这里边宝贝可真不少。
    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淘宝人”纷纷涌向了潘家园,燕京越来越多的人也知道了这个事情,潘家园开始快速发展。
    等到1985年,潘家园已经很热闹了,而且是影响全国的那种热闹。
    而且在1985年前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从潘家园出去的宝贝是真的不少。
    有人用几十块钱就买到了乾隆青花瓷器。
    等到了1990年,潘家园的真东西就很少很少了。
    一来,把家里东西拿出来卖的燕京人越来越少了,毕竟真东西是有限的,散落在民间的,也就那么点东西。
    至于盗墓的,官方抓的越来越严了。
    二来,因为这行是暴利,相关的一些团队开始成熟起来,这些团队建立了非常强大的渠道,如果有人要出什么东西,还没等到潘家园,已经被截下来了。
    只能说,80年代的潘家园真的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如果有机会去跟那个年代长期逛潘家园的人聊一聊,绝对精彩。
    这里边还有不少悬疑故事呢。
    1992年,潘家园旧货市场得到官方认证,整体名气确实是更大了,但这里的真东西基本上没有了。
    可以说,90年代的潘家园,想要淘到真东西基本上是万里挑一。
    而2000年以后的潘家园想要淘到真东西,那就是凤毛麟角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1992年官方认证了潘家园市场,这个市场的神秘气息又跟华夏本身的神秘气息特别适配,所以在90年代的这场燕京游热潮中,潘家园,同样成为了外国人的必游项目之一。
    何成一边回忆着潘家园的往事,一边快速踩着脚踏皮往潘家园去。
    一小时后,何成来到了潘家园。
    此时的潘家园,还属于路边市场,大家都是以路边摆摊的模式进行着售卖。
    而在潘家园的几个路口,虽然现在还是清晨,却已经能看到很多外国游客了。
    因为国外做攻略的人为了噱头,经常会把潘家园的清晨描写的格外的神秘。
    所以潘家园的清晨格外的吸引外国人。
    扫了一圈现场的外国人,何成淡淡一笑,“重生回来赚的第一笔钱,不会是米金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