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026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髦衣着在回家前就收起来了,李爸换回他的老棉袄老棉裤,打算干完活再穿羽绒服,免得弄脏了不好洗。
    “去看看你爷奶。”他不希望女儿沾手。
    那么嫩的手,弄糙就不好看了。
    家里条件变好,女儿又有本事,越好看越容易嫁到好人家。
    “好嘞!”李珊珊羽绒服外面套着碎花罩衫,刘海放下来,麻花辫编起来,红色方巾取代时尚围巾,戴着黑色耳捂子,两手插在袖筒里揣着,瞬间化身小村姑,只是脸白如玉,眼黑似漆,说不出的灵气逼人。
    要拿送给爷爷奶奶的东西,李珊珊不得不把手从袖筒里掏出来,找双毛线绳连接的棉手套戴在手上,毛线绳则挂在脖子上。
    这样不怕丢。
    李珊珊家离爷爷奶奶家不远,按东南西北来算,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爷爷奶奶住在自家东北方向,步行两三分钟就到了。
    就这两三分钟,口水都说干了。
    附近都是姓李的自家人,五服都没出,不得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哥哥嫂子地一通问候。
    还有爷爷辈的,聚在一块晒太阳,闲聊。
    太爷辈的不在了。
    大家见到李珊珊时感到非常惊讶。
    “是珊珊啊?好久没见到你了,听你大爷说你和你爸在城里摆摊?”
    “真白,真俊。”
    “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考上高中的姑娘就是不一样。”整个小李庄两千多口人,考上高中并且有机会读高中的女生,只有两个。
    一个是李珊珊,一个是小李庄南另一个生产队的姑娘,姓苗。
    在大家看来,高中已属高学历。
    吃。”
    李珊珊笑眯眯地回答问题,能回答得就如实回答,不能回答的就胡说八道或者故意忽略过去,反正跟前的人那么多,漏掉一两个问题也正常。
    本来三两分钟的路程硬是多花一倍时间。
    李珊珊提着东西踏进爷爷家木门。
    真木头门,两开扇,还是长木条、碎木头拼出来的,而非完整木板,院子里是泥巴地,中间铺着几块石头当作踏脚石,以免雨雪天踩进泥泞里。
    院墙是一块块碎石头垒起来的,总高不过一米五,抬头可看见院内情况。
    正房是三间茅草屋,墙的里面是石头,外面糊着厚厚的泥巴,脱落得很厉害。
    东偏房是两间,一样的茅草顶土坯墙。
    没有西偏房,只有羊圈连着鸡圈,搭着草棚子,鸡圈里除了鸡还有鸭。
    厨房更简陋,就搭在门和东偏房之间,顶棚是石棉瓦,墙外烟囱正冒着烟,里面传来奶奶的咳嗽声,还有一股浓重的烟气飘出来,混着淡淡的馒头香。
    李珊珊觉得给爷奶翻盖房子已是事在必行。
    “阿奶,做什么好吃的啦?”她和往常一样进门先叫人,然后进厨房,果然看到奶奶坐在土灶前小板凳上往灶膛里塞玉米棒子芯。
    老太太穿着黑色大襟袄和黑色棉裤,绑着腿,头上包着一块蓝色方巾,鸡皮鹤发,极是苍老。
    抬头看到水灵灵的小孙女儿,李奶奶分外高兴,“珊珊来了呀!我正蒸过年的馒头,最后一锅了。你可是好久没回家了,你爷常念叨,要不是你爸去城里陪你了,我得叫你大爷去找你。快进来烤烤火,我刚埋了两个白芋进去,烧熟后扒出来给你
    “我最喜欢吃烤白芋啦!”李珊珊挤在她身边蹲下。
    李奶奶摸了摸她的头,“待会儿别吃太多,吃多了烧心,留着肚子吃饭,你大爷昨儿给我和你爷送了块猪肉,我晌午给你做红烧肉。”
    李珊珊差点流口水,“阿奶,我最喜欢吃您做的红烧肉啦!”
    李奶奶做别的菜手艺一般,唯独红烧肉是一绝。
    吃完肉,用馒头蘸汤汁,那叫一个香啊!
    可惜家里穷,吃肉的次数寥寥无几。
    现在她有钱了,以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鲍参翅肚也吃得起。
    李奶奶被小孙女哄得眉开眼笑,手从她头上落下来后转而搂住她,“城里的事我和你爷都听你大爷说了,你爷特别高兴,当天喝了二两白酒。珊珊,你可真有本事,自己赚了钱,又拉拔几个哥哥,我和你爷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儿子紧巴巴,大儿子负债累累,老两口看在眼里,经常愁得睡不着觉。
    现在好了,小孙女发达后没忘记他大爷和哥哥们。
    李珊珊依偎着老祖母,“大爷大娘和哥哥们以前对我好嘛,大哥没娶大嫂之前,大爷家没那么难,大娘三天两头给我塞个鸡蛋,偶尔炒顿肉也叫我去他们家打打牙祭,我当然要有所回报。而且,他们要给我干活,不是白给的。
    李奶奶更感动,“那是你愿意给他们机会,你要不想着他们,他们根本没有挣钱的门路。”
    有什么比知恩图报更让人欣慰?
    她刚想再说话,李珊珊突然打开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珠宝店包装袋打开,再打开里面的包装盒,把金饰取下来一样一样地给李奶奶戴上。
    “阿奶,我发财了,给您买金首饰,高不高兴?”她期待得到更大的表扬。
    看到黄灿灿的金子,李奶奶呆住了。
    她竟然有戴金子的一天!
    那可是金子!
    抬手看看细瘦腕上的大金镯子,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以前只有大地主婆才有的待遇。
    李奶奶最好的首饰就是年轻时李爷爷出门做工回来给她买的一对银镯子和两根银簪子、一对银耳环,后来日子难过,全拿出去换粮食养孩子了。
    李爷爷承诺以后给她买金丁香,后来也没做到。
    战乱年代的金子不好买,建国后国家连银元都收回去了,更别说黄金这种东西。
    李珊珊端详片刻,“嗯,还差两支金簪子。
    她很少戴簪子,给忘了。
    李奶奶八十岁了,头发浓密,喜欢留长头发并在脑后挽成圆髻,套上发网,再插两根簪子别住,目前用的是铜簪子。
    李奶奶摸摸金镯子,又摸摸项链,“这就够了,这就够了,想都不敢想。”
    李爷爷的大嗓门此时在大门外响起:“他奶,我听人说珊珊回来了?珊珊过来,看看我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李珊珊出去一看,顿时满脸惊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