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此同时,穆雲也在了解都察院。
    说起都察院,其实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人员的配置上。
    都察院的各位长官,其实并没有定数。
    也就是说最高行政长官的都御史可以有一人,也可以有数人。
    至于说原因,自然是因为作为监察部门,仅仅局限于京城是不够的。
    就算是那群正七品的御史,也不过百十人,撒到全国也看不见水花。
    所以,京城之外的监察官员,往往会兼任御史之职。
    尤其是那些由皇帝派到地方的官员,更是如此,为的就是直达天听的上奏之权。
    尤其是在外的巡抚、都督,更是会挂上副都御史,甚至是都御史的官职。
    只不过,这些人并未署理都察院之职,也就是说只是挂名而已。
    说得简单点,以左为尊,左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右都御史多为兼职。
    不止如此,包括左副都御史也是以监察京城为主,右副都御史监察地方。
    当然,并不绝对。
    就比如穆雲作为右副都御史,倒是不用在地方上到处跑。
    至于说御史,比如说林如海便是巡盐御史,其实也就是正七品的官,只是官卑权重。
    只不过,崇明帝也深知一个道理,要让马儿跑,得让马儿吃草。
    林如海依旧是巡盐御史,只不过却是挂了兰台寺大夫的职务。
    这可是正五品的官职,更重要的是,这是皇帝近臣的标志。
    若是林如海的身体足够好,完全有机会更进一步,成为从三品的兰台寺太史。
    当然,若是想要掌握实权,却是可以进入都察院,至少是一个佥都御史。
    言归正传,说回都察院。
    目前,都察院的配置有所缺失,只有一位左都御史庄元臣。
    在左都御史之下,便是左副都御史徐骞,也就是穆雲的座师。
    只不过,都察院的管理相较于六部,其实是有些难搞的。
    御史拥有风闻言事之权,奏折更是可以直达天听,甚至可以不经过通政司。
    也就是说,都察院的高官对于手底下这些御史,其实管辖权有限。
    你真要花力气去管理,说不定就会有愣头青弹劾你阻塞圣听。
    “李先生、吴先生,还有周先生,日后就多多有劳你们了!”
    穆雲的外书房之内,三明中年书生躬身行礼,连道不敢。
    没错,既然要找幕僚,穆雲自然不会只找一个,也不会找两个,而是找了三个。
    三人分别是李万华、吴以岱、周明。
    三人的身份也有些相似,都是举人出身,只不过并非同乡。
    倒不是说他会有多少公务,纯粹是不会轻易相信一個人。
    一个幕僚有可能蒙蔽于他,两个幕僚有可能相互勾结,三个幕僚就没问题。
    三人都是落榜的举人,虽然未曾考上进士,却也有几分才学。
    尤其是几人在京城蜗居多年,曾经担任过各部衙门的吏员。
    说白了,这就是一边打工,一边在寻求更进一步的机会。
    说实话,在大汉朝廷,其实举人也是有资格做官的。
    只不过,大汉开朝百年,别说是举人,进士的数量也不少。
    进士都有可能候补待缺,更不要说是这些个举人老爷。
    于是乎,就有人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在大汉朝想要当官,除了科举之外,其实还有恩荫、举荐等多种制度。
    就比如贾雨村,其实就是举荐为官,只是因为他的进士出身,更容易一些。
    相较而言,贾政身边的清客程日兴等人,功名不足,因此难以举荐。
    “世子爷言重了!”
    “我等必定鞠躬尽瘁!”
    “绝不敢辜负世子爷的厚待!”
    ……
    穆雲点点头,说道:“日后若是有机会,我自然会举荐诸位入朝为官。”
    画大饼,这可是他的本事。
    当然,若是三人没有二心,也肯为他出力,他也不会吝啬。
    “世子爷,还有一事需要注意。”
    就在穆雲准备结束谈话之时,忽然,三人中却是有人开口说话。
    刚才交流的时候没说,偏偏在这个时候提起,显然是有意为之。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凸显自己,在穆雲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说白了,三人也是竞争关系。
    穆雲抬头一看,果不其然,另外两人的目光有些不善,却是暗自忍耐。
    “哦,请李先生细说!”
    “世子爷,我等三人对于衙门经验自是不差,却未曾有经历都察院。
    衙门之中最重要的,其实不是业务,而是其中的关系网。
    世子爷明日赴任之后,应寻一老吏,了解都察院的情况。”
    “李先生所言不错!”
    穆雲自然知晓,官场之上最重要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人脉、站队。
    尤其是到了一个新的部门,若是不了解其中的情况,很有可能得罪人。
    以穆雲的身份,自然是不担心得罪人的,可是没必要!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穆雲也终于到了上班的时候,早早便已经起床。
    原以为,上辈子就是牛马,好不容易穿越一场,还穿了个官二代。
    这总不用当牛马了吧?
    万万没想到,哪怕到了今时今日,他仍然免不了当牛马的经历。
    更要命的是,他还不到十六岁啊,他还是个孩子啊!
    大汉朝的衙门布局,延续了明朝的布置,那便是承天门以外,正阳门以内。
    并且按照文左武右的布局,五部、翰林院居左,五军都督府居右。
    明明是六部,怎么变成了五部?
    因为刑部没在这里,而是和大理寺、都察院组成了三法司衙门。
    算起来,这地方距离东平王府更近,穆雲上班的时候也更方便了。
    虽然是领导层,可毕竟是第一天上班,穆雲起了个大早。
    当他早早来到都察院之时,衙门之内,才只是有小猫三两只。
    除此之外,则是几名吏员,正在扫撒屋子,打理各种公文。
    穆雲自然不是一个人来上任的,而是带着穆叁和李万华一同前来。
    正是因为李万华昨天的积极表现,才让穆雲决定带他。
    积极的态度需要得到认可。
    只不过,穆雲也很懂事,没有让二人代替他做事,只是作为随从。
    穆雲主动向吏员通报了自己的身份,可把那名吏员吓了一跳。
    “参见副,不是,参加世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