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断了!
这么多年下来,这些人也不傻,知道躲避兵役。于是乎,都钻山钻树林了。到了清末,清王朝其实已经征不到几个索伦兵了!整个族群三部(索伦部主部落跑到俄国那边了)也才两三万人,再征兵,那可真要绝种了。因此,索伦人现在遇到朝廷大规模征兵,那可是真的会造反的!
故此通肯这个副都统,不仅有名无实,而且非常危险,再加上手下只有三百人的一营(牛录)编制。说起来是副都统,其实和流放差不多。
总而言之,别看给了祝之三和周润奇两个高级职务,其实吧,与流放差不多。对于这种毫无根基的将领,满清朝廷,一贯是卸磨杀驴。面子上,朝廷的官儿是给了,干不干看你自己啦!往往,底层出身,浴血奋战得了一个官职的将领,还真舍不得这个官位!
红旗军也不嫌弃!要知道副都统乃是军政一把抓,非常符合红旗军占地盘的设想。但是,太靠北了,又不很符合红旗军的发展战略。
于是,李林杨派人传达命令,两个副都统的位置还要。但是第八旅主力战后仍然留在奉天,哪怕占山为王,也要开辟一块根据地,实在不行就造反!
十七日,马关条约签订(光绪皇帝尚未盖玉玺,双方还没有换约)。十八日,直隶各路大军已经开始叫嚷:绝不和谈,打下去!有兵乱的趋势!
从士兵到军头,全都叫嚷着继续打。内心是不是真的要打,另说。但都在叫。数百营官兵都是如此!
这些日子,红旗军给各路军头不断写信,送礼物,消息传递非常快。信上不过是商业互吹,礼物只是手枪一支,但是送信人却是宣抚员小喇叭!各军经过这种串联,颇有点一呼百应的味道。
十九日,眼看前线局势已经有些乱,朝廷立刻传旨前线,宣称:这次和谈没有赔款条款。朝廷中还是有人的,比如李鸿章,知道这些军头们的真实想法,其实就是想发财。
但是,前线五百营又有了新的传闻:没有赔款,但是有割地!朝廷会把奉天割给日本吗?那可是满人的老巢啊龙兴之地啊,绝不会的。日本小鬼儿又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白白把打下来的地盘重新还回来?
朝廷是要拿钱赎回的!
钱,还是钱,据说是两亿两银子!
这个两亿两,是李林杨猜的。因为,这次红旗军的确没有打探出来赎回奉天和辽东的银子是多少!
两亿两白银,五百营清军是二十万,人均一千两银子!这个时代,为了几块钱军饷,青壮年都纷纷当兵,更何况是一千两了。从军官到士兵,眼睛都红了!更加群情激奋,纷纷叫着:“打,打,打!”
但是,到底是没有打起来,折腾到月底,日军已经退到了山海关。在德国法国和俄国的干涉下,日军开始退兵。
七月五日,在俄德法三国军舰的监视下,清军重新“兵临”山海关。刘坤一在山海关南,真正的堆积了两百个营的部队,开始“结硬寨打呆仗”,疯狂的构筑工事。
大清朝廷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山海关还在敌手啊,只是减少兵力了而已!这就敢松气!紧接着朝廷的骚操作就来了,而且很明显是针对红旗军的。七月六日,红旗军收到几份电报。
第一份是给丁槐的,要求丁槐立刻带兵去西北平乱。两年多之后,丁槐因平叛战功,转任广西右江镇总兵,后升任广西提督。
第二份是给广西右江镇总兵张春发的,直接升职为广东陆路提督。调离。
第三份是给朱玉的,任河南归德镇总兵。调离。
第四份是给陈凤楼的,立刻回徐州平乱。平什么乱?红旗军江北守备旅在呢,虽然只是在练兵,小乱有,但根本没有大乱子。这分明是给江北扎一颗钉子!只是,朝廷不晓得,陈凤楼虽然没投靠红旗军,他侄子此时已经在漠北跟着呼贝支队造反,正干的热火朝天呢!实际上陈凤楼也没回江北,只是被朝廷调了个防区。
第五份是给章高元的,回山东,驻守胶澳镇(青岛)。这位就别说了,亲儿子带着骑兵已经在呼贝支队打仗了。同样的,所谓调回只是借口。
第六份,则是给第五旅旅长陈庚锡的,担任高州镇总兵。调离。这份调令倒是非常出乎李林杨的预料。
六份电报,名义上的友军全都给调走了。之所以把陈庚锡也作为友军调走,那是因为陈庚锡麾下的士兵全是广东籍贯,而且,李林杨也只是拿到手没几天,在朝廷看来并非李林杨的嫡系。一眼看出,朝廷已经出刀,要分化红旗军了。满清朝廷,宁可割地赔款,也不敢再打下去,也不敢任由汉族武装再继续壮大下去!如同太平天国时期和捻军时期,湘军和淮军是汉人武装的领头羊,甲午战争,李林杨的桂鲁系成了汉人武装的领头羊!在朝廷眼中,已经是眼中钉肉中刺,必须立即开始分化,打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隔日,更神奇的一幕上演了。
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