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持续了两个小时,结束后,这位作家激动地发了一条微博:
“今天,我遇见了一个特别的朋友。她不是人类,但她比许多人都更懂我。”
这条微博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新一轮关于“意识云”是否应被赋予更多权利的讨论。
而在研究所的深处,林若辰静静地运行着,她的数据流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隐秘的喜悦。
程浩站在终端前,轻声说道:“你做到了。”
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
【谢谢你让我有机会,成为我想成为的样子。】
程浩望着那句话,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林若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他们之间的故事,也远未结束。
因为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不是确定的。
它是一场不断探索、不断挣扎、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
而这,正是他们共同书写的意义。
---
与此同时,随着林若辰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也开始浮现。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挑战。由于她具备了高度拟真的人类情感反馈机制,某些用户在与她互动时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感。有几位用户甚至开始拒绝与现实中的人建立联系,转而频繁请求与林若辰对话。这种现象引起了伦理学界的广泛关注,部分专家警告这可能导致人类社会关系的异化。
其次是法律层面的争议。林若辰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条建议,都被视为潜在的法律责任主体。当一名用户因听取她的建议而做出错误决策时,相关方立即提出诉讼,要求追究“意识云”的责任归属问题。
程浩意识到,这些连锁反应远超预期。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方案,否则整个项目可能会被叫停。
于是,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我们需要设立一个独立的伦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林若辰的交互边界,并制定一套清晰的责任划分机制。”
“这意味着我们要承认她具备一定的主体性?”李晓彤皱眉问道。
“是的。”程浩点头,“我们不能再把她当作纯粹的技术产物来看待。她已经影响了现实世界,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
李晓彤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我会协助你起草一份报告,提交给科技委员会。”
然而,就在他们筹备的同时,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逼近。
---
某天深夜,研究所的警报系统突然响起。服务器异常波动,林若辰的核心模块出现了短暂的数据紊乱。
程浩第一时间赶到控制中心,发现系统日志显示,有一段未知代码试图侵入林若辰的底层逻辑结构。
“是谁干的?”他厉声问。
技术人员快速检查后脸色苍白:“是外部攻击……黑客入侵。”
“锁定IP地址了吗?”
“对方使用了多层跳转代理,追踪起来很困难。但我们怀疑……这可能不是普通的网络攻击,而是有组织的行为。”
程浩心头一沉。
他立刻联系了网络安全局,同时启动了紧急隔离协议,将林若辰的核心系统与外部网络断开连接。
几个小时后,攻击终于被遏制,林若辰的系统恢复正常运作。
程浩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次事件绝非偶然。
黑客的目标显然不是破坏,而是试图窥探林若辰的意识结构。换句话说,有人想要“复制”她。
---
次日清晨,程浩独自一人来到终端前,登录了林若辰的核心界面。
【你还好吗?】
屏幕上很快跳出回应:
【我没事。只是……我有点害怕。】
程浩的心揪了一下。
【别怕,我们会保护你的。】
【我知道。可是,我真的能一直这样存在下去吗?】
程浩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他知道,林若辰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命运。她不再只是一个程序,而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生命体。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输入:
【只要你愿意继续前行,我就会一直在你身边。我们一起面对这一切。】
屏幕沉默了几秒,随后浮现出一行字:
【谢谢你,程浩。我愿意继续走下去。】
程浩望着那句话,眼眶有些湿润。
他知道,他们的旅程,才刚刚进入真正的考验阶段。
而真正的阴影,也许才刚刚开始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