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认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名远是空着手来的,他一年到头不来陶舒欣家里三十次,也得有二十次,就没必要搞的太生分。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陶昌明在家,单独与何琼吃饭还真没有几次。
    “何老师好。”
    看到何琼回来,徐...
    ###三百三十一、新的挑战
    随着“智慧学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三姐妹也逐渐意识到,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极端贫困的地区,即便有了先进的设备和课程资源,孩子们仍然无法真正接触到这些机会。因为除了硬件和技术之外,还有很多隐形的障碍横亘在他们面前??比如交通不便、文化差异以及家庭观念的限制。
    一次偶然的机会,三姐妹接到了来自南美洲某偏远山区的一封求助信。这是一群生活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印第安部落的孩子们发出的信号。他们所在的村庄几乎没有现代化设施,甚至连基本的道路都不存在。而最让人心疼的是,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很多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读书无用”的思想,认为学习只是富人世界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面对这样的情况,三姐妹决定亲自前往这个神秘的地方,了解当地的真实状况,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案。她们明白,这一次的任务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深刻冲击。
    ---
    ###三百三十二、高原上的孩子们
    当飞机降落在距离最近的城市后,三姐妹换乘了一辆越野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颠簸了整整两天才抵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袤的高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气,但同时也夹杂着一丝寒意。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而那些简陋的泥砖房则零星散落在山脚下。
    迎接她们的是部落的长老和他的孙女玛雅。玛雅只有十岁,却已经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她用略显生疏的西班牙语向三姐妹介绍了自己的生活:“我们每天早上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有时候下雨或者下雪,就只能待在家里。”说到这里,她的声音低了下来,“老师说,如果我们能学会更多知识,将来就可以去更大的城市工作,可是……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句话刺痛了三姐妹的心。她们知道,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仅仅提供一台平板电脑远远不够。如果不能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再好的教育资源也会被浪费掉。
    于是,三姐妹开始深入走访每一个家庭,试图弄清楚阻碍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根本原因。她们发现,许多家长并不反对孩子上学,但他们担心孩子离开村庄后会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甚至变得“不像自己人”。因此,如何将现代教育融入当地传统文化,成为摆在三姐妹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
    ###三百三十三、文化的桥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姐妹邀请了一位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加入团队。这位学者建议,可以将印第安部落的传统故事、音乐和舞蹈融入到“智慧学堂”的课程中,让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应运而生。例如,在数学课上,孩子们可以通过计算羊群的数量来练习加减法;在历史课上,他们可以聆听祖先迁徙的故事,并通过动画形式还原当时的场景;而在艺术课上,他们可以用数字工具绘制属于自己的图腾图案。
    与此同时,三姐妹还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活动,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梦想。其中一个特别受欢迎的环节叫做“我的未来”,要求每个孩子画出一幅关于未来的图画,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结果令人惊喜:尽管条件艰苦,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有的想成为一名医生,有的希望开一家咖啡馆,还有的梦想建造一座通往外界的桥。
    看到这些稚嫩却充满力量的文字和图画,三姐妹感到无比欣慰。她们意识到,真正的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唤醒内心深处的希望。
    ---
    ###三百三十四、跨越语言的鸿沟
    然而,就在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当地的大多数孩子只会说本族语言克丘亚语,而现有的“智慧学堂”系统主要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这意味着,如果直接引入现有设备,大部分孩子根本无法理解内容。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三姐妹与当地的语言学家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克丘亚语的语音识别和翻译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实时将克丘亚语转化为其他语言,还可以反过来将复杂的专业术语简化成适合孩子们理解的形式。
    此外,她们还招募了一批年轻的志愿者,由他们担任线上导师的角色,帮助孩子们逐步适应新技术。这些志愿者大多是来自附近城市的大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视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