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战在内而不在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宋敏从城北出发的时候,能带的只有一百出头的兵马。
    可到城东时,人马已有四五百之众,但凡是主将愿意拼死一战的,麾下将士也愿意为之而战,毕竟身后就是他们自己的父母妻儿。
    谁敢保证贼寇进城,不会奸淫掳掠?纵贼的结果,多半是家破人亡。
    哪个男儿没点血性?
    就怕主将先哑火打退堂鼓。
    “杀!”
    齐彦名这次是一马当先,带骑兵冲杀上去。
    一场为争夺武昌城东门的巷战,也就此展开。
    ……
    ……
    “大当家,城东开城了!”
    刘宸这边已骑在马上,似乎随时准备攻城,却迟迟没有下令。
    也没有去跳大神。
    就在此时,传令兵飞速将城东开城门的情况相禀告。
    刘宸道:“陆兄弟!”
    “我在!”
    陆陵马上策马过来。
    “你带所部人马增援城东,同时严令马三兄弟守住城南!”刘宸厉声下令道。
    陆陵道:“大当家,城门已开,为何不让三当家也带兵往城东?”
    刘宸瞪过去道:“听令行事!如今城内官军,很可能从城南突围逃遁,城南必有一战!我所部人马守住城北,点五百骑兵,与我从城西增援城南!”
    ……
    ……
    如刘宸所料。
    当满弼得知武昌县城东开城门献降之后,他首先想要的是带所部人马突围。
    但他所用的方式很迂回。
    因为他不认为城西或是城南是突围的好方向,因为这两个方向都有义军主力把守,而城北更不可能,那是义军大本营所在。
    他想从城东突围。
    因为黄州一战中,义军在城西方向进城后,对城西的驻防是不够的,义军各路人马都跑去抢夺黄州城内的各战略要地,反倒是忽视了城西的防备。
    这直接导致了满弼带人从城南突围,却因为水道狭窄而船只难行,以至于自相拥堵被困住,导致有将近半数人马没突围出来。
    这次他痛定思痛,准备往城西去。
    或许还能杀一些守备城西的义军散兵,带一些首级离开,这样回去之后也能跟朝廷邀功。
    大明官军的记功方式,都是以首级数量为主的,跟边军是一样的。
    但这导致在地方平盗寇之乱时,往往杀良冒功。
    一直到正德十年,王琼才奏请改变了这一做法,他上奏:“……言上首论功,嬴秦弊政,行之边方犹未为害,未有内郡盗贼生发而行首功之令者也,顷年盗起,本部官不学无术,谬建大议差官纪功,准及耳记,致使官军惟贪首功,无志破贼。如江西四川等处妄杀平人奚止千万,纵贼滋蔓贻祸数年,滥升官爵至今未已,皆贻谋不臧之所致也,向使下令领军官有能剿灭剧贼者,升赏必不吝惜,惟不许开报首功,则岂有今日之弊?哉自今腹里地方征剿惟以荡平为功,尽革前议。”
    皇帝从其所请。
    从此之后,大明中后期再平地方盗寇,就不再以杀多少人头或是得多少耳为记功方式,而是以荡平为功。
    从安民角度来说,这出发点是没错的。
    但从实际结果来看,正因为明朝中后期平盗寇不论首功,滥杀无辜的情况基本杜绝,导致很多流民即便当时不是贼,最后走投无路不得已又加入到贼寇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中后期的贼寇杀之不尽的缘由。
    任何一个怀柔政策的实施,都难以顾全人性。
    当满弼亲率一千多本部人马往城东而去时,此时宋敏已带兵跟齐彦名所部缠战于一处,双方围绕城东城门展开血战。
    此时城内守军其实已经开始节节败退,毕竟从战斗经验再到武器装备上,再到人马数量,他们都远不及杀进城的义军,且还有城中降军给当指路人。
    可当宋敏等城中守军将士见到援军抵达,还是满弼亲自领兵,他们瞬间又振奋精神,围绕城东区域又展开一轮反击。
    “满指挥使真乃大明忠臣。”
    宋敏身为文官,这一战也没什么作为,但有他镇守在第一线,给将士的鼓励还是比较大的。
    当他脸上带着血,头发蓬乱,身上官服也千疮百孔,肩头还中了一箭,看到满弼带兵杀来,他内心非常激动。
    谁说满弼是孬种?
    有见过孬种敢带兵过江突击贼寇,甚至射杀贼寇首领刘六的?
    “为大当家报仇!”
    可义军那边见到满弼的人马杀来,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骑兵更是在长街上来回扫荡,骑兵过处近乎一个竖着的城内守军都没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