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77章
“遵命!”
蓝玉应和了一声,口中吐出一口浊气,朝着众将喝令道,
“将邓山、刘义的亲兵常随尽数格杀,一个不留!”
“速去!”
一股子煞气,从他的身上迸发出来,惊...
朱瞻基在处理国事之余,也时常关注民间的动态。他深知,国家的根基在于百姓,只有了解并解决他们的疾苦,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某日,朱瞻基微服私访,乔装成普通商人来到京城繁华的市集。他穿梭于熙攘的人群中,观察着摊贩们的叫卖和顾客的讨价还价。突然,他听到一阵争吵声从不远处传来。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地痞无赖正在欺负一位卖菜的老妇人。
老妇人的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显然是她辛苦采摘而来。然而,这些地痞却强行要低价购买,并且还动手推搡。看到这一幕,朱瞻基心中怒火中烧,但他强压下情绪,冷静地走上前去调解。
“几位兄弟,这位大娘的菜确实不错,但价格应该公道一些才对。”朱瞻基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地痞们见状,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你这外地来的土包子,懂什么规矩?赶紧滚开,别碍我们的事!”其中一个领头的地痞恶狠狠地说道。
朱瞻基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劝说:“若是人人都像你们这样横行霸道,这市场岂不是乱了套?大家各凭本事赚钱,何必欺凌弱小呢?”他的言辞铿锵有力,吸引了周围不少路人围观。那些原本胆怯的市民见到有人站出来主持公道,纷纷鼓掌支持。
眼见局势对自己不利,那名领头的地痞恼羞成怒,挥拳便向朱瞻基打来。然而,朱瞻基虽是皇子之尊,却自幼习武,身手敏捷。他轻轻一侧身,避开了攻击,同时反手扣住对方的手腕,将其制住。其他几个地痞见状,连忙围上来帮忙,却被朱瞻基巧妙化解,一一制服。
周围的群众欢呼雀跃,纷纷称赞这位陌生商人的勇气与智慧。而那位老妇人更是感激涕零,连连鞠躬道谢。朱瞻基摆摆手,示意不必客气,随后又叮嘱她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寻求官府的帮助。
回到皇宫后,朱瞻基将此事记录下来,并立即下令彻查京城内的欺行霸市现象。他派遣亲信暗中走访各个街区,搜集证据,最终将一批长期为非作歹的地痞流氓绳之以法。同时,他还颁布了一项新规定:设立专门的市场巡查队,负责维护交易秩序,保护商贩权益。
这项举措迅速见效,京城的市集变得更加井然有序,百姓们拍手称快。而朱瞻基也因此更加明白,作为一国之君,不仅要注重宏大的战略规划,更要关心基层民众的实际需求。只有上下一心,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
与此同时,朱瞻基也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他知道,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于是,他召集了一批农学专家,共同研究改良耕种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的方法。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试验,他们发现了一种适合北方干旱地区种植的新稻种。这种稻种抗旱能力强,产量高,非常适合边疆地区的环境。朱瞻基立即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给予使用新稻种的农户一定的补贴和支持。
此外,他还鼓励修建更多的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条件。对于那些主动参与水利建设的村庄,政府会提供额外的奖励。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使得全国的粮食产量逐年递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王朝逐渐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是边境的互市,还是国内的农业生产,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朱瞻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而他也因此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
然而,朱瞻基并未因此满足。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发展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保持领先地位。于是,他又将目光投向了科技和教育领域,希望以此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首先,他在京城建立了几所新的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前来授课。这些书院不仅面向贵族子弟开放,还招收部分聪慧的平民孩童,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朱瞻基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有识之士,为国家储备人才。
其次,他大力支持科学研究,特别是天文、地理和医学等领域。他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拨款资助相关的项目,并亲自参与讨论。在他的倡导下,许多重要的发明和技术突破得以实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例如,一位名叫徐光启的科学家,在朱瞻基的支持下完成了《农政全书》的编纂工作。这本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经验,并融入了许多现代科学的理念,成为后世农业发展的经典参考。而另一位名叫李时珍的医者,则在朝廷的帮助下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详细记载了上千种药材的功效和用法,被誉为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