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兴叔啪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他指着郭英南的鼻子叫道。
“郭英南,你是想开香堂处置我吗?你别忘了是谁扶持你坐上这个位置的?难道你想忘恩负义吗?”
华哥迟疑的看着郭英南,郭英南摆了摆手,华哥重重的叹了口气去准备开香堂了。
郭英南看着兴叔,现在的兴叔早就没了往日的和善可亲,满脸都是狰狞。
郭英南平静的说道。
“兴叔,帮规三十六条,第三条是什么?”
兴叔一愣,以前三十六条帮规他倒背如流,近些年他成了元老,日子过......
林婉儿放下电话,久久没有动弹。窗外的夜色如墨,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脸上,像是某种温柔的抚慰。她缓缓地坐回椅子上,目光落在桌上的那本笔记本上,封皮已经泛黄,边角有些卷起,但那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那是李文轩亲笔写的“沉默的火种”。
她轻轻翻开,一页页翻过去,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她从未亲身经历,却因这段故事而深深铭记的年代。
她开始整理王素芬寄来的信件。这些信件大多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语言简练,却字字如刀,刻在她的心上。
“文轩,你走后,我常常梦见你。梦里你总是站在那棵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一本书,微笑着看着我。我知道,你希望我活下去,活得好好的。可我的心,早已随你而去。”
“我曾想过离开,离开这座城市,离开这段记忆。可我终究没有走远。我怕你回来时,找不到我。”
“他们说我疯了,说我执拗。可他们不懂,有些东西,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就像你曾经说的,沉默,有时候是最深的爱。”
林婉儿的眼泪滴在信纸上,晕开了墨迹。她用纸巾轻轻擦拭,仿佛在擦拭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她决定去一趟王素芬最后生活过的地方??云南大理。据王素芬的一位旧友透露,她在八十年代中期,曾在那里的一所中学任教,直到九十年代退休,便隐居在苍山脚下。
林婉儿买了前往大理的机票。临行前,她将李文轩的日记和王素芬的信件都带上了,像是带着一段沉重的历史,也像带着一段未完的情感。
飞机降落在大理机场时,已是傍晚。她打车前往苍山脚下的一个小镇,那里有一座小小的白族民居,据说是王素芬晚年居住的地方。
她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妇人,面容清瘦,眼神却依旧明亮。
“你是……林婉儿?”老妇人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笑意,“素芬提起过你。”
林婉儿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您是……”
“我是她晚年最亲近的邻居。”老妇人侧身让开,“进来吧,她留了东西给你。”
林婉儿走进屋内,屋子里布置得很简单,一张木床,一张书桌,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画,画上是一棵老槐树,树下站着一位男子,手中拿着一本书。
“这是她临终前画的。”老妇人轻声说,“她说,那是她记忆中最美的画面。”
林婉儿走近那幅画,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她伸手轻轻抚摸画布,仿佛能感受到王素芬笔下的温度。
“她走得很安详。”老妇人继续说道,“临走前,她还在看李文轩的日记。她说,她这一生,没有遗憾。”
林婉儿缓缓坐下,打开带来的笔记本,开始记录:
“王素芬,一个用沉默守护爱情的女人。她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无尽的等待与坚守。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她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她用沉默,守护了李文轩的尊严,也守护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爱。”
“她曾说,爱情不是占有,而是成全。而她,正是用一生,完成了对李文轩最深的成全。”
记录完这段文字后,她走出屋子,站在苍山脚下,望着远方的云海,心中一片宁静。
她拿出手机,给王素芬的旧友发了一条信息:“我来了,替他,也替你,来看这片山。”
片刻后,她收到回复:“她会很高兴的。”
林婉儿抬头望天,夕阳正缓缓落下,霞光洒在苍山之上,如同火焰般燃烧。
她知道,这团火,不会熄灭。
回到北京后,林婉儿开始着手第二部纪录片的筹备工作。这一次,她想讲述的是王素芬的后半生,讲述她如何在李文轩离世后,继续用沉默守护那段爱情。
她将这部纪录片命名为《沉默的余烬》。
拍摄过程中,她走访了王素芬曾经任教的学校,采访了她的学生和同事。一位名叫李秀兰的老师回忆道:
“王老师是个很特别的人。她很少说话,但每次开口,都让人觉得温暖。她教我们语文,尤其喜欢讲《红楼梦》。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