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下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阿强猛地站起来:“那就再招志愿者!高校社团、退休医护、甚至失业青年??只要愿意干实事,我们都欢迎!”
    “问题是培训和管理。”程怀古缓缓开口,“理想不能靠激情维持。我们需要制度,但又不能变成bureaucracy(官僚机构)。”
    李言诚抬头看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我们可以建‘成长档案’。每个志愿者从基础服务做起,逐步参与决策、策划、应急响应。晋升标准不是资历,而是共情能力和服务反馈。”
    “听起来像公司KPI。”林小满皱眉。
    “但它考核的不是效率,而是温度。”李言诚认真道,“比如,你陪一位孤寡老人聊天四十分钟,系统不会打分;但如果你发现他三天没开火、主动联系巡诊员,这条记录就会被标记为‘觉察性关怀’,计入成长路径。”
    众人若有所思。
    “我同意。”程怀古点头,“我们要建立一种新型组织文化:既专业,又柔软;既有结构,又不失人性。”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李言诚独自留在办公室,打开电脑撰写《晨光共同体建设白皮书》初稿。屏幕幽光映着他疲惫的脸,键盘敲击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突然,微信弹出一条消息:
    【匿名用户】:你们真的以为自己在救人吗?现实是冰冷的。没有财政拨款,没有编制保障,你们不过是一群自我感动的乌合之众。等热情耗尽,一切都会崩塌。
    他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然后,他截图保存,放入“舆情归档”文件夹,命名为:“20250417-外部质疑-编号043”。
    接着回复了一句:
    “你说得对。我们确实无法拯救所有人。但我们至少可以让一个人今天吃得上热饭,让另一个人今晚不再独自哭泣。如果你也曾感受过这样的温暖,请别急着否定它。”
    发送完毕,他关掉手机,起身走到树洞前。
    里面静静躺着一张新纸条,蓝墨水写着:
    >“我是市二院实习医生。上周跟你们一起去群租房义诊,看到那个吐血的女人拉着女儿的手说‘对不起拖累了你’,我哭了。我在医院三年,没见过主治医师多看一眼没医保的病人。我想申请成为你们的兼职医疗志愿者。可以吗?”
    李言诚轻轻抽出这张纸,夹进白皮书第一页。
    第二天清晨,市政府办公厅派人送来一份函件:经多方评估,“晨光”模式被列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拟推荐参评全省民生十大品牌项目,并邀请李言诚出席下周的专题座谈会。
    随函附有一张支票??二十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途不限。
    消息传开,食堂里一片欢腾。
    唯有程怀古坐在角落抽烟,眉头紧锁。
    “怎么了?”李言诚递给他一杯茶。
    “钱来了,麻烦也会跟着来。”他吐出口烟雾,“他们会要求报表、审计、绩效指标。然后就是考核、评比、宣传任务。最后,我们会被套进一套新的体制里,只不过这次穿的是‘先进典型’的外衣。”
    “我知道。”李言诚望着院子里奔跑的孩子们,“但我们也不能拒绝帮助。这笔钱能买十台制氧机,能让三十个孩子暑期参加兴趣班,能让餐车全年无休运转。”
    “那就接受,但设边界。”程怀古掐灭烟头,“资金使用决策权仍在议事会;所有数据公开透明;拒绝任何形式的形象包装或政治站台。”
    “我同意。”
    两人击掌为誓。
    当天下午,他们在食堂门口挂出公告板:
    >**关于政府扶持资金使用的公开声明**
    >
    >1.所有钱款用于直接服务群体,不设行政经费;
    >2.每月公示收支明细,接受公众监督;
    >3.成立由受助者代表、志愿者、专业人士组成的三方监管小组;
    >4.拒绝一切附加条件,保持独立运作原则。
    公告下方,贴满了居民的手写签名。
    第三日,市电视台记者前来拍摄纪录片。导演提出想拍一段“感人场景”:让李言诚蹲下为一位残疾老人系鞋带,配上旁白“仁医俯身,大爱无声”。
    “不行。”李言诚坚决拒绝,“我不是来做表演的。你要拍,就拍真实的??送餐路上摔了一跤饭盒洒了,大家怎么重新做饭;志愿者吵架后又握手言和;一个曾经冷漠的邻居如今主动帮人取药。”
    记者愣住,良久才点头:“你说得对。我们以前总想制造眼泪,却忘了真实本身就足够动人。”
    一周后,节目播出,标题改为《**他们不做英雄,只做邻居**》。镜头里没有悲情音乐,没有煽情解说,只有清晨蒸腾的热气、雨中骑行的身影、孩子在需求墙上贴出“我想学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