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自导自演升官戏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莽指示益州向朝廷进献了一只白雉,两只黑雉(白色和黑色的野鸡)作为祥瑞的代表,并把白雉献给了宗庙,表示汉朝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的盛况。
    朝廷大臣一看这情况,立即明白了王莽的意思,纷纷请求王政君加封王莽为“安汉公”。
    诏书还没下,戏精王莽充分展现了奥斯卡影帝级别的演技,提前上书推辞,同时表达了我无所谓,还是先加封其他人的意思。
    王政君已经颁布了加封的诏书
    王莽推辞……
    派人叫王莽到未央殿加封
    王莽称病不去……
    再派尚书令叫王莽准时就封
    王莽辞谢不去……
    再派长信太仆召王莽
    这次干脆称病回家了……
    王政君无奈只能先加封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广阳侯、少傅,甄邯为承阳侯,四人都为辅政大臣。
    这四个人都封赏完了,王莽还是不接受封赏。
    群臣都认为,虽然王莽不接受,但还是要准时加封,因此,王政君直接下了封为“安汉公”的诏书,在这封诏书里,把王莽比喻为周公,功劳堪比萧何,还把以前萧何的府第赐给了王莽。
    王莽眼看戏唱的差不多了,还有意外的惊喜,平白无故多了一套宅子,再演下去容易杀青,“惶恐不安”的接受了加封。
    事实上,王莽的这次加封超过了以往任何臣子的封赏,萧何两次封赏,才得了一万户的食邑。权臣霍光两次封赏,仅仅得到了两千户的食邑。
    王莽仅这一次的封赏就达到了两万八千户,加上以前封赏的,足足有三万户,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王莽根据王氏外戚起家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自家保持长久的富贵,外戚这个身份就必不可少,于是开始为女儿谋划皇后的位置。
    王莽上书王政君,请求为年仅十岁的皇帝刘衎选皇后,王政君同意后,负责的官吏就把筛选的名单拿给王莽看,王莽看到很多王氏外戚的女儿也在备选中,害怕和自己的女儿竞争,于是禀告王政君将王氏外戚的女儿都排除在候选人之外,当然也有他的女儿。
    这就奇怪了,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为自己女儿谋划的,现在排除了是几个意思?
    大家不要忘了,这是王莽自己排除了,其他人可没有将他女儿排除。
    一时间,公卿大臣纷纷跑到王政君那里劝说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更神奇的是老百姓、学生、基层工作者竟然有一千多人同时上书请求封王莽女儿为皇后,好像不封王莽的女儿为皇后,天就要塌了一样。
    这真是奇了大怪,封皇后的事情基层工作者和学生说说也就是了,多多少少还能扯上点关系。关老百姓屁事,这时候天灾、流民不断,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跑来关心国家大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剧情熟悉吧,对!前面加封“安汉公”不就是这样干的嘛。
    结果当然是全票通过。
    王莽又开始推辞了,当然推辞的不是女儿皇后的位置,是皇后的聘金。
    皇后的聘金价值二万万钱,王莽推辞,只要了四千万钱,还把其中的三千三百万钱分给了其他人,实际拿了七百万钱。
    这下大臣们又不干了,认为聘金太少,又追加了两千三百万钱的聘金。
    王莽虽然接受了,又把大部分钱财分给了王氏宗族中的贫困家庭,又赚了一波名声。
    这种剧情在以后还会接连不断的出现。
    我们都很疑惑,王莽这种自己搭台,然后请一群戏班子来唱戏,唱好唱坏都是自己说了算,难道就没有人反感,没有人反对?
    答案是有!
    事实上,这次反对更像是一场闹剧,但后果却是血流成河。
    【儿子的反抗】
    这时候刘衎的母亲卫姬因为思念儿子天天哭,王莽的长子王宇担心刘衎长大后怨恨王氏外戚,但又不敢直接对王莽说,于是采取了迂回的策略。
    于是这场低智商甚至于有点搞笑的反抗开始了。
    这场闹剧的总策划是王莽的大儿子王宇,军师是他的老师吴章,参与者有王宇的妻兄吕宽、刘衎的舅舅卫宝,共计四人。
    王策划首先派心腹告诉卫宝,让卫姬上书王政君,请求到京城照顾刘衎,卫宝对于这种事情当然是一千个愿意,立马开始行动,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上书,表达了母亲如何思念儿子,仅仅想来照顾一下的儿子,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之类的话。
    王莽看都懒得看,直接丢进了垃圾桶。
    王策划、吴章、吕宽三人又开始了谋划……
    常言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要是一定要用在这三位身上,应该改成,三个臭皮匠始终是三个臭皮匠。
    吴章是当时有名的儒生,在这场闹剧中充当军师的角色。
    无数经验告诉我们,书读得好不代表阴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