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公元前57年,匈奴内乱,汉宣帝刘询听取御史大夫萧望之(萧何七世孙)的建议,派使节吊唁匈奴,当时匈奴内部四分五裂,呼韩邪单于为了向汉朝寻求支持和帮助,派弟弟右谷蠡王到汉朝做人质,向汉称臣。
按理说,匈奴称臣关既不在朝堂、又待字闺中的王政君什么事?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很多看似平行无关联的事件就在某一个偶然的点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这个偶然的关键点就是刘询因为匈奴称臣而下的一份诏令:各地选“家人子”入宫。
公园前54年,王禁献王政君入宫,在掖庭做“家人子”。《汉书·元后传》
所谓的“家人子”共有三个意思:平民百姓、无官职名号宫人的称呼(宫女)、选给太子的女人。
很显然,王政君的目的是做太子妃,事实往往是骨感的现实将丰满的理想击打的粉碎。
更显然的是,她连太子的面都没见着,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成为了一名宫女,甚至连一般的宫女都不如,因为她待在掖庭。
掖庭主要是用来居住一些不受宠的嫔妃,关押有罪的嫔妃、公主、犯罪官吏的妻女,教育和安排宫女工作的地方,也就是高级点的“牢房”。
在此之前,王政君的人生是纯粹被支配的人生,她性格温婉、端庄聪慧、落落大方,一举一动尽显大家闺秀风范。
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两次谈婚论嫁,第一次待过门时候新郎莫名其妙而死。第二位汉室宗亲东平王提亲时,也曾憧憬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可依旧残酷的现实击碎了少女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只剩下血淋淋的现实。
面对掖庭与世隔绝的高墙大院,每天看见的不是太监宫女,就是罪犯家眷,王政君感觉自己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无论怎么挣扎,都只能在原地徘徊,想要呐喊,却发现声音被掖庭凄冷的黑夜所吞噬,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她仰望唯一没有被高墙束缚的天空,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也在诉说着她的孤独和无助。眼泪已经流尽,寂寞、凄清、无助已经漠然,往后的人生王政君决定自己做主,甚至于做别人主,让别人无主可做。
蛰伏吧,王政君!这是命运对你的考验,唯有心智坚韧之人才能通过考验。
一年后你将迎来一次巨大的人生机遇。
【社会状况】
趁着王政君掖庭抬头数星星、低头数蚂蚁的时间,我们来看看当时西汉的社会现状,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当时的时代。
自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已先后经历了10位皇帝,属于西汉中后期的汉宣帝时期。汉宣帝刘询在权臣霍光(霍去病的弟弟)拥立下即位,由霍光把持朝政,霍光死后亲政。
亲政后打击占有大量土地和佃农的私人武装(地方豪强),建立日常储备的粮食,收拾了不听话的附属国(西域三十六国),干倒了叛乱(西羌叛乱,今甘肃、青海一带),重新畅通丝绸之路使西汉王朝的国力进一步恢复,开创了“汉宣中兴”的盛世。
举两个例子直观感受一下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人文状况:
【基层公务员张三】
西汉中后期某年初,公务员张三被县令叫到了办公室。
县令:郡守府来了文书,要咱们重新核查人口数量,清算赋税、丈量土地,咱们县10个乡的工作就交给你了,人员短缺,辛苦了啊。
公务员张三:诺。
公务员张三收拾行囊下乡去了,到了第一个乡以后找到当地的“三老”李四(不是三个老人,是一个德高望重五十岁以下的人)传达了县令大人的要求和主要的工作任务。
“三老”李四:张大人,这么大的工作量,单凭咱们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容我召集啬夫王五(收赋税的)、各里的里正(村长)共同商议,分配任务,各司其职,争取早日完成任务。
根据分配任务,由伍长(五户编为一伍,每伍设伍长)负责本一伍的人口数量核查,赋税清算、丈量土地,里正汇总本村的各类数据上报至啬夫王五处汇总。公务员张三、“三老”李四负责工作指导和对汇总数据真实情况的现场核查。
清查工作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就这样,公务员张三脚不沾地的辗转于各个乡之间,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清查工作还没有完成一半,一名信使飞奔而来,急招公务员张三返回县衙,公务员张三到县衙后立即去拜见县令。
张三还没来得及汇报工作,县令开口了。
县令:各郡县要向朝廷进贡新鲜水果和物品,物品已经准备好了,你立刻出发,去向朝廷进贡。
公务员张三:县尊,清丈工作还没有……
县令:孰轻孰重你分不清吗?清丈工作随便看着上报了就行,向皇上进贡是重中之重,无需多言,明天一早立马启程。
公务员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