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觊觎论生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些发虚。
    她是神京贾族的老祖宗,不管对着族中何人都腰杆硬朗,唯独对这继承祖业的孙子,实在有些底气不足。
    这些年贾琮可给她吃了不少挂落,只要他觉得不能办的事情,就有一堆理由对付自己这祖母。
    但贾母觉得王夫人法子不错,为了自己宝玉的前程,也只能硬着头皮办上一办。
    大不了先听听孙子口径,察觉有什麽不对,把话说圆乎混过去就罢……
    贾母说道:「鸳鸯,如今也快日落,你去东府转转,琮哥儿没回府你就侯着,回了就说我找他有话说。」
    ……
    伯爵府,贾琮院。
    上午贾琮被传召入宫面圣,他提出用走私之法,与鄂尔多斯部进行物资交换。
    以这种隐蔽边贸手段,促使鄂尔多斯部向大周绥靖依附,分化残蒙势力凝聚。
    同时入宫议政的王士伦和顾延魁,对贾琮的奇思妙想,深表赞同,嘉昭帝也已首肯此法。
    并让贾琮具体担任此事,并写出操作详细方略。
    毕竟不管是九五之尊的嘉昭帝,还是官员魁首的王世伦和顾延魁,自然都不懂如何「走私」。
    贾琮出宫之后,趁便去了城外火器工坊,巡查工坊营造事务皆正常,便径直返回伯爵府。
    然后把自己关在书房之中,仔细揣摩拟写走私详细方略。
    与鄂尔多斯部的物资交易,需要维持一种隐秘状态,以免惊动土蛮部安达汗,生出难于预料的变故。
    如何保证消息不被走露,甚至要维持数年时间,选择一支绝对信得过的商队,便是重中之中的事。
    嘉昭帝既然将此事交他办理,贾琮想到最可靠的商队,就是他和曲泓秀执掌的鑫春号。
    早在几年之前,鑫春号已在辽东开办分号,经过数年发展之下,辽东分号商路已辐射九边各镇。
    只要从江南分号和辽东分号,调集一批精干人手,提前进入宁夏镇进行筹备。
    很快能建立一支可靠边贸商队,而且商队的忠诚度和掌控力,都能让他最大限度放心。
    关外走私所用的粮食丶布匹丶茶叶丶农具等物资。
    都能通过鑫春号各地分号,快捷筹集和运输,最大限度减少消息扩散,还能将效率肘制降到最低。
    而且,这样一支精干商队,在得到朝廷默许前提下,能做的不仅是关外物资贸易。
    还能做其他许多事情,并且产生十分深远,不容忽视的作用。
    ……
    比如,眼下大周和残蒙处于敌对,通过双方默许走私商队,可轻松往残蒙部落渗透秘谍斥候。
    并通过各种渠道和层面,收集残蒙各部门情治消息,通过进出关内外走私商队,顺畅进行消息传递。
    当今之人对知己知彼的理解,或许存在一定局限性。
    但贾琮这个后世流离之人,见识过近代无数风云典故。
    清楚精切的秘谍情治,可以轻易扭转乾坤,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但他不准备将这条写进方略,因当今天子生性多疑,他已有太多特异表现,必要时候还是适可而止。
    在天子眼中他可有无数巧思妙想,就如同他在火器研发之道,可令人叹为观止。
    但极具城府的前瞻阴森谋算,尽量少做些显露,对他没有坏处。
    他仔细推敲商队走私遇到的问题,按照轻重丶缓急丶显隐进行分类。
    那些需要写进方略,让相关有司推进办理,那些只需商队自行掌控即可……
    走私商队如何出关,其中也大有讲究,比如不走边镇正关,只走边塞偏僻关隘。
    商队行进途中,如何错开沿途双方斥候,诸如此类潜心秘踪等细节,他都在方略上写明。
    因为这些操作细节,需要兵部和宁夏边军,做出必要的协助和配合。
    他一边思索推敲,一边奋笔疾书,英莲两次进房替换茶水,他似乎都没有察觉。
    ……
    只是过去半个时辰,便用蝇头小楷写满整张宣纸,他正准备润色修改,突听到门外传来说话声。
    只听英莲说道:「这不是莺儿姐姐吗,今儿怎麽有空过来,怎不见宝姑娘一起?」
    又听莺儿说道:「宝姑娘有事回了西府,让我给琮三爷传话,三爷回府了吗?」
    贾琮起身说道:「英莲,让莺儿进来说话。」
    莺儿进屋将同贵过来报信,王夫人找薛姨妈之事,其中内里来由说了一遍。
    又说道:「姑娘让我给三爷传话,姨太太想让太太撮合此事,但太太觉得事情不妥,已找话头推脱。
    姨太太现在去找老太太说话,太太叫姑娘回去支撑场面,大概快到荣庆堂了。
    姑娘说老太太多半要找三爷,让三爷知道其中缘故,心里也好有个筹划准备。」
    贾琮微笑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姑娘,这事不难处置,谢谢她传话提醒。」
    等到莺儿走后,贾琮细思方才莺儿所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王夫人虽没贾珍的凶顽无耻,但私欲狭隘,贪婪膨胀,两人内里都是一丘之貉。
    当年自己连贾珍都能扳倒,难道还会让王夫人染指得逞?
    ……
    按照方才莺儿说话,王夫人已怂恿贾母出面,只怕用不了多久,便会有麻烦事情上门。
    但贾琮心中不屑,并不放在心上,趁此机会好生整治一番,也好让旁人都绝了这等心思。
    他将写好的走私方略草稿,仔细折迭收好之后,又听到院子里传来脚步声。
    房门再次被敲响,见英莲带了鸳鸯进门。
    贾琮笑道:「鸳鸯姐姐过来,可是替老太太传话。」
    鸳鸯回道:「正是,老太太让我过来候着,等三爷下衙回府,请三爷去荣庆堂说话,没想三爷已经回府。」
    两人相伴着出了院子,园子里阳光明媚,路旁的冬青灌木,浓翠清新,生机盎然。
    鸳鸯将堂上事由详细告知贾琮,并无一句隐瞒,这是两人多年养出的习惯,已成某种奇怪的默契。
    鸳鸯脸有忧色,说道:「三爷,家中亲眷和睦安宁,方是兴旺之象,可但凡牵扯钱货,极容易生出嫌隙。」
    贾琮笑道:「我知鸳鸯姐姐的心意,老太太上了年纪,日常安居内宅,不清楚外头的纠葛缘故。
    但二太太这般做派,未免将事情想的简单,将他人都当成蠢人……(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