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国法盖家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神京,镇安府。
    辰时三刻,衙门口巨大的鸣冤鼓,被人轰隆隆敲响,鼓声涟漪般飞快扩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三班衙役听到鼓声,脚步纷乱,手持哨棍涌入衙堂,各自站位立威。
    镇安府尹洪炆宣丶通判刘彬芳都刚入官廨不久,便被隆隆鼓声惊动,各自起身赶往衙堂。
    各官府门口的堂鼓,大都都是摆设,被人敲响的概率极低。
    惟独府衙门口的堂鼓,被百姓俗称鸣冤鼓,经常会被举告人敲响。
    但凡鸣冤鼓响起,府尹和相关官员,必须登堂理案,这是府衙铁律官规。
    等到洪炆宣和刘彬芳入堂稍许,衙役带进一个五旬老者,神情愁苦,衣裳简陋,看着像贫苦之人。
    神京乃天子脚下,治理严谨,律法森严,但凡平民百姓举告,多半是欺压良善之事,涉及性命要案并不常见。
    原本洪炆宣和刘彬芳见了举告老者,样子显得毫不起眼,两人都不太在意,以为所告也是寻常市井小案。
    没想到这人递过诉状,痛陈冤情,炆宣和刘彬芳都大吃一惊。
    这位老者的举告,不仅涉及戕害良善,逼迫致死,而且嫌犯是荣国贾家家奴。
    洪炆宣和刘彬芳都是官场老练之人,神京又是勋贵遍地之所,但凡涉及豪门勋贵的要案,都是凶险棘手之事。
    镇安府前任府尹张守安,就是卷入宁国府大案,不仅丢官罢职,最终还被定罪问斩。
    张守安问斩后,洪炆宣接替上任,刘彬芳当年就是张守安的属官,两人都是此事的受益者和亲历者。
    眼下这桩举告人命官司,再次涉及到宁荣贾家,同样是庶民举告,甚至连涉及豪门家奴,都如出一辙。
    不得不让府尹洪炆宣丶通判刘彬芳都心生警惕,他们接了老者的诉状,都没急着下判词。
    而是以府衙覆核案情丶缉拿嫌犯需要时间,明日才可开堂审理,让举告老者先行返回,等待府衙传唤。
    ……
    等到举告老者离开府衙,洪炆宣和刘彬芳马上入内堂商议。
    洪炆宣是嘉昭四年二甲进士,因为排名靠后,并没有入翰林院,而是从偏县县令入仕。
    十多年仕途磨砺,因颇有实务理政能为,逐步晋升,四年前得吏部尚书陈墨举荐,转任为德州知府。
    二年前府尹张守安被定罪问斩,洪炆宣因缘际会,又被调任镇安府尹,十多年仕途就此攀上高峰。
    他年纪还不到四十,正是年富力强之年,仕途还在来日方长,所以没有张守安那样急功近利。
    日常处事谨慎细致,心中虽有坚守,也不乏世故圆滑,日常和通判刘彬芳也有几分默契。
    洪炆宣问道:「炳文,今日举告之事,涉及荣国贾家之人,你可看出什麽端倪?」
    刘彬芳说道:「举告者的诉状,下官仔细推敲,文辞虽俚俗,但事由清楚,条理分明,毫无破绽。
    举告人是外乡贫苦之人,按照常理,如不是至亲枉死,激愤难平,绝不给干冒凶险,状告国公贵勋豪门。
    下官今日观察告状老人,声泪俱下,痛不欲生,依下官多年任事经验,此事没有存疑。
    下官已让徐捕头,去鎏阳河楼船查证此事,这种事情一旦发生,知道的人必定不少,并不难查问。
    此案以目前所见,多半无疑难之处,只是举告的时间,实在颇有蹊跷。」
    ……
    洪炆宣微一思索,说道:「炳文所言蹊跷,可是指案发两月之后,举告人才状告府衙?」
    刘彬芳回道:「大人所言极是,按举告人陈福寿的说法,其女被嫌犯逼迫,走投无路,落水溺亡。
    他本想立刻举告官府,但受到嫌犯秦勇威胁,对方想以二十两银子私了,被陈福寿断然拒绝。
    秦勇担心惹上官司,用荣国贾家名头威逼,还夥同他人将他打的遍体鳞伤。
    陈福寿是个没见识的外乡人,担心因此丢了性命,便连夜逃出神京,在五十里外的通县暂居。
    由此可见,陈福寿是性情懦弱之人,即便亲女枉死,也不敢逞血气之勇,只会暂退逃避。
    他在通县困居两月之久,都没有丝毫异动,可见真是被秦勇吓住了。
    为何突然间胆量激增,重回神京,决然状告荣国贾家,倒像得了什麽依仗似的。
    堂上问讯之时,陈福寿自述是外乡人,下官特意多问几句,他在神京并无亲戚故交,此人在神京毫无根底。
    当初忍辱怯懦,连夜逃离神京,如今却一反常态,不得不让人起疑。
    依下官私下推断,陈福寿前后举动,大相径庭,必定是受外力推动襄助。」
    洪炆宣目光微微一亮,说道:「炳文的意思,陈福寿敢状告荣国府,是受了外人挑唆撑腰。
    难道是有人暗中和荣国府为难,所以想借陈福寿挑起是非?」
    刘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