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多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76章多赢
    后来《收获》杂志的主编程永新,对,就是跟余华一起上节目读书的那位,他在见证了余华丶苏童丶格非丶王朔丶马原丶北村丶孙甘露等作家的成长与变化之后,回忆80年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时候,说过一句话:
    「这些其实都和《收获》的传统有关,和巴老定下的基调有关。编辑是做什麽的?用巴老最朴素的话说,就是出人出作品,那麽你就需要一种包容和开阔的胸襟去面对新的事物。
    所以1980年代的时候,不是说我们去挖掘了一批所谓的先锋作家,而是时代走到了这个时候,追求各种写法的年轻人都涌现了。」
    而在80年左右,其实文学的创作还非常僵化,始终摆脱不了大风天的寒气和束缚,以至于在不短的时间内,文学创作的背景都被固定在那十几年里。
    总的来说,就是老作家们不敢写,新作家们还没起来。
    包括后世认为的「笔杆子硬过枪杆子」,在这几年内也不存在,甚至绝大部分作家连想都不敢想。
    主要怕惹祸上身。
    这也是伤痕得以流行的原因之一。
    模式简单,容易出成绩,还不会惹是生非,自然引得无数人模仿。
    陈凡正是卡在这个时间点,写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在文坛独领风骚丶风头无两。
    直到一批年轻人横空出世,才在几年后打破这种文学僵局,开创了「新时期文学」的新局面。
    在这批年轻人涌现出来之后,才有了8丶90年代的「文学盛世」。
    现在巴老当然不知道未来几年会出现一股「新时期文学」的潮流,但目前面临的情况,他是非常清楚的。
    包括他自己在内,很多老作家已经不再动笔去写新东西,一方面是写不动了,另一方面,也是心里有所担心。
    搞创作的人都知道,前怕狼后怕虎,是搞不出什麽东西来的。
    所以,他们心里都清楚,解放思想丶繁荣文艺,最终还是要靠年轻人。
    但怎麽引导年轻人去解放思想丶繁荣文艺,却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按照巴老原来的思路,就是「出人出作品」,尽力去培养新一代青年作家。这个思路当然是对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新时期文学」的繁荣。
    不过对于「看不见未来」的人来说,再好的思路,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
    此时陈凡的一番话,直接给他提供了最清晰的方案。
    那就是「本体复归」,和「异向分流」。
    巴老点燃一支烟,眼里满是思索,边想边说道,「你的这个提议非常好,也非常及时。文代会虽然提出要解放思想丶扎根人民丶繁荣文艺,但是具体要怎麽去做,基本上都是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文艺受到的束缚太多丶太大。
    你提出『本体复归』,就是让文艺回归文艺本身,回到原点,再重新出发。这时候就需要『异向分流』。
    异向就是方向不同,只有多头并进,才能实现文艺的多元化,……」
    陈凡嘴里叼着烟,手里端着茶,看着巴老嘚啵嘚啵,转眼就是一篇「论文」出来,不禁看傻了眼。
    所以这就是优秀学者的治学态度麽?
    给他一个灵感,还你几篇论文?
    巴老说了一大通,喝了一大口茶,转头看着他,「我会写一篇关于文艺发展思路的文章,署名会写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在这方面,你还有没有什麽好的想法,可以补充的?」
    陈凡放下茶杯,乾笑了两声,「署名就不用写我了吧,我也就是随口这麽一说。至于别的想法,暂时没有。」
    他是真不在乎这个署名,他最大的贡献,也就是那八个字而已。而且刚才巴老谈的很多东西,都是他没想到的,真要署名的话,算起来还是他占了便宜。
    巴老眉头紧皱,「是你的就是你的,我还能贪你这点便宜不成?之所以是我来整理,而不是让你自己写文,是因为以你的资历还『压不住』。
    虽然你可以算是青年作家第一人,比不少老家伙还强了不少,可毕竟进入文坛还没几年,有些老家伙对你的论点不会太重视。
    事关整个文坛丶甚至整个文艺界的发展大计,再怎麽重视也不为过,所以由我来署名发表,才会让所有人都重视起来。」
    顿了一下,又说道,「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倒是有空的时候,不妨参加几场青年作家座谈会,你有这个思路,就多启发一些人,对文坛丶对你自己,终究还是有好处的。」
    陈凡立刻虚心接受,「好嘞。」
    虚心接受,但死性不改,参加什麽论坛就算了。他连江南作协的工作会议都不想参加,哪会给自己找麻烦?!
    巴老可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见他一口答应,当即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说道,「你什麽时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