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至于两位新人的意见?
他们等着结婚就行,能有什麽意见?
……
商定完毕之后,姜恒和沈雪怡就带着女儿回了家,等着新女婿明天上门提亲。
第二天一大早,杨厂长就找上门来,和陈凡几人一起汇合,直奔不远处的姜家。
他们以为自己够早的,却没想到,刚进姜家的大门,就看见李书记大马金刀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杯子里的茶,显然来了好一会儿。
一阵寒暄过后,便到了两位媒人的表演环节。
什麽?还有一位中间人呢?
咳咳,这不是他没在麽,回头等办喜事的时候,再带他一起过来迎亲不就完了。
这叫特事特办,总之所有礼仪流程都不缺,但尽量减少麻烦。
杨厂长和李书记两人认识几十年,这时候锣对锣丶鼓对鼓,一时间忽然憋不住,噗呲一下笑出声来。
看到这一幕,陈凡几人在旁边不禁满头黑线。
赵婉茹更是悄悄凑到周正东耳边,提出质疑,「他们保媒行不行啊?」
周正东也满脸无语,但箭在弦上,只能这麽走下去,便说道,「先看看,就走个流程,应该没问题。」
眼看还没开始就笑场,杨厂长和李书记也有些不好意思。
两人赶紧齐齐乾咳一声,然后对视一眼,按照昨晚回去后偷偷排练的过程,一本正经地重新开始。
先由杨厂长交聘书和礼书。
聘书是记载订婚双方信息的正式文书,相当于两位新人的个人简历,姓名丶生辰八字啥的。
礼书则是列明聘礼种类与数量的清单。
在这方面,陈凡自然不会吝啬,可他也不敢写太多,只写了金银首饰若干丶新服几套等等。
连当前城里人结婚必不可少的「三转一响」,他都没写上去。
至于周正东决定把位于延安路的花园别墅也作为聘礼,自然更不会往上写。
最后一个「迎书」,那是迎亲的时候再给的,现在还没到时候。
浓缩流程,不是一次性全部走完,只是在节省时间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遵守古礼。
李书记非常郑重地接过聘书和礼书,给姜恒和沈雪怡过目之后,便继续走流程。
什麽纳采丶问名丶纳吉丶……,一番你来我往,很快便确定好黄道吉日。
腊月二十三丶北方小年,是未来一周唯一一个适合结婚的好日子,错过那天,就要等到腊月二十六。
双方都认为宜早不宜晚,马上就要过年了,事情多着呢。
尤其是等过完除夕,周家就要去东北老家祭祖,到时候陈凡也得一起过去,行程安排太紧的话,忙不过来怎麽办?
所以日子就这麽定了。
接下来,两家都开始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大喜之日做准备。
陈凡和杨厂长丶李书记商量好结婚当天的安排之后,便和周正东一家人一起,回卢家湾做准备。
他的户口还在卢家湾呢,到时候那边才是主场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