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支持一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脸色瞬间垮下来,冷冰冰的,比外面星湖的湖水还冷。
    许启珍:你是魔鬼吗?
    这还不算完,陈凡掏出烟,抽出三支递过去,咧着嘴笑道,「何叔丶谭叔,你们有没有还没发表的作品啊?我们出版社可以考虑一下哈,保证按照最高标准稿费支付,要是不满意的话,我还能给你们兑换成美元,这个待遇绝对是蝎子粑粑独一份,支持一下呗!」
    何青生一听,脸都黑了。
    不把稿件给自己单位出版也就算了,竟然还打起自己的主意?
    你能不能好好当个人?!
    倒是谭庸有些心动,探着身子说道,「稿费标准可刚提过,现在千字最高可以到10元,你按10元算?而且还有印数稿酬的哦?」
    陈凡毫不迟疑地说道,「您把书稿拿来,立马按千字10元付款。印数稿酬照算。」
    原本于1980年10月,国家出版局制定的「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却在陈凡这只小蝴蝶翅膀的扇动下,提前到1月份出炉。
    倒不是他去提了什麽建议。
    没别的,主要是某人的稿费收入太高,而当前国内的稿酬标准又太低,还没有「印数稿费」,于是在前段时间上级开会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全国作家这麽多,可绝大部分都没机会赚外汇,只能靠国内的一点点稿费生活,不太利于作家们稳定创作,所以,是不是适当提一提稿费标准,也好刺激一下大家的积极性?
    当时老政委也参加了会议,当场就表示可以提一提,所以原本在下半年才会颁布的新标准,提前了大半年出炉。
    不过提升幅度不是很大。
    只是从原来的千字2到7元,提到了3到10元,勉强恢复到58年第一次制定稿费标准的时候……的一半,更别说与五十年代前期相比。
    这只是文学作品的标准,诗歌的话,每20行算一千字,曲艺便宜一倍,是40行算一千字。
    其实这个稿费倒是其次,最关键的还是恢复了「印数稿费」。
    虽然远远比不上后来的「版税」,只是按「每万册」发行量计算稿酬,比如每多少万册,可以拿到基本稿费的百分之多少比例,然后逐步递减丶同时稿费累加。
    但比起单纯的稿费,已经多了好几倍,横向对比其他职业,已经可以算高收入群体。
    再要调整的话,除非又有人干预,否则要等到1984年,文学作品稿费标准才会提到2到20元每千字,印数稿酬也会大幅增加。
    就连电影剧本也达到每部3000到8000元,极个别可以达到10000元。
    只是比起90年代以后,标准还是不够高。
    以歌曲为例,在84年经过调整之后,歌曲稿费是作词丶作曲各10到20元一首。
    这个标准维持了不短的一段时期。
    比如1984年石祥作词的《十五的月亮》,唱的也是西南战场的故事,当时这首歌为他带来十六元的稿费收入,所以当时有句话,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元」。
    咳咳,虽然和天文谚语撞车,不过当时这首歌的稿费确实是十六圆。
    这也是作者收到的关于这首歌的全部收入。
    陈凡怀疑当时决定稿酬的那个人是故意的!
    总而言之,虽然这年头作家的稿费比普通工人要高不少,但「写作」致富,还得是90年代丶王朔跟出版社谈分成以后的事。
    看着颇为兴奋的谭庸,陈凡心里一动,要不要自己先提前把版税弄出来?
    可转念一想,还是不行。
    王朔谈分成,那是1990年国家出版总局发出通知,允许适当提高作家稿酬标准,然后又出台了我国第一部《着作权法》,明确了「合同另有约定的,也可以按照合同支付报酬。」
    有了法律规定,老王又有谈稿酬的底气,才会在92年,跟出版社谈判,拿下「10%」的版税,开创了国内的版税时代。
    所以现在擅自给作家涨稿酬,严格说来是「违规」的。
    陈凡咽了咽口水,自己可是遵纪守法的优秀标兵,哪能干违规的事?算鸟丶算鸟。
    他在这儿发呆,旁边何青生却着急了,立马转头看着谭庸,「你还真给他出版啊?」
    谭庸瞟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别让我知道你把书稿给他,要不然我吃你一辈子。」
    何青生顿时哑然。
    于公,这年头出版社都在争抢优质书稿,只要抢到就是钱,他们两个虽然没有陈凡的作品卖座,却也是有口皆碑的老作家,十万册的销量还是有保证的。
    这样的作品,不留在自己单位,却给别人去出版,那还不让人笑死啊?
    可是回头想想,这可是陈凡!
    何青生转头看了陈凡一眼,忍不住叹气,「先说好,只有一本,多了没有。」
    两年前,是自己把他硬拉过来,做了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