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奋苦读。两张结实的小板凳和一把椅子围着书桌,椅子虽旧,中间凹了进去,却透出一股子岁月的味道,好像记录着一个小山妞无数次坐在这儿思考人生的模样。书桌上,一个小巧的书柜立得笔直,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本书,每本书都穿着细心的书套,虽然翻得多了,书套有点破,但还是被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床的另一边,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似的,旁边是个铝合金衣柜,拉链一拉,里面挂着几件衣裳,隐隐约约的。
思思轻轻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雾霭夹着湿气飘了进来,她赶紧关上窗户,拉开抽屉,拿出一条旧干毛巾,仔细地擦着书桌上的水珠。赵不琼也拿起一条干毛巾,俩人一块儿忙活起来,擦着各处的雾气。
“这儿啊,梅雨季节是有点湿漉漉的,不过其他时候都挺舒服。”思思边擦边笑着说,“我就喜欢这儿,梅雨季节花儿开得跟画里似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俩人边聊边干,一眨眼功夫,就把木屋收拾得跟新的一样。出门时,思思轻轻锁上门,脸上带着一丝怀念和感慨,轻声说:“我好些年没回来住过了,本来这房子该还给大叔的。可琵琶姐说不用,而且我不在的时候,她还经常过来帮我打扫,保持这儿干干净净的。”
联排木屋旁边,又是一排矮墩墩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没窗户,看着特别朴实。思思领着赵不琼走到一间蘑菇房前,那木门简简单单,也没上锁,俩人轻轻一推,就走了进去。一股闷热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赵不琼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不过,当她看到屋里那些整整齐齐的木条和木架上密密麻麻长着的蘑菇时,却忍不住惊叹起来。那些蘑菇争先恐后地长着,简直就是一道活生生的风景线嘛!
思思见状,得意地笑了笑,介绍道:“这里的蘑菇房是恒温28度的,还有温控装置呢。蘑菇房上面也有风口,所以蘑菇生长得特别快。你看,这些蘑菇已经长得很大了,完全可以食用了。”说着,她从架子旁边拿起一个盘子,开始熟练地采摘蘑菇。她的动作麻利而迅速,显然是以前没少在这里干活。不一会儿,思思手上的盘子里就装满了新鲜肥美的蘑菇。
思思将满满一盘蘑菇递给赵不琼,自己又动手采摘了一盘。她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对赵不琼说道:“四师姐,这些新鲜蘑菇的味道可好了!中午我们就吃蘑菇大餐吧!走,我手艺可好了,一会给你尝尝我做的蘑菇汤和蘑菇菜!”说着,她便带着赵不琼走向蘑菇房的另一边。
绕过一排蘑菇房,眼前豁然开朗,近处是一个小水塘,面积大约有两三亩。水面上碧波荡漾,微风吹过,荡起层层细腻的涟漪。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偶尔还可以看到一群小鱼在水中嬉戏玩耍,仿佛有无数颗小钻石在闪烁。水塘的边缘长满了茂盛的水草,随风摇曳。水塘边还有几块蔬菜田,种满了各种绿油油的蔬菜。远处,水塘的对面还能隐约看到刚刚插秧的几亩水稻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水塘边矗立着一栋古老的砖木屋,它的外墙由一块块红砖紧密砌成,岁月的痕迹使其表面略显斑驳,但正是这种历经风霜的质感,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古朴美感。屋顶的瓦檐上,厚厚的青苔蔓延开来,宛如自然界的绿色绒毯,轻柔地覆盖着这座被大自然深情拥抱的古老居所。房子旁边高高的烟囱耸立着,正冒着袅袅的炊烟,宛如古老的灶神在默默诉说着家的温馨与烟火气。
思思指了指那缓缓升起的炊烟,眼睛一亮,对赵不琼眨了眨眼,热情地邀请道:“大师姐正在做饭了,走,我们快去帮忙!”说着,她便拉着赵不琼的手,快步走向那座砖木屋。
一踏入砖木屋厨房,淡淡的木材燃烧后发出的香气便迎面扑来,与屋外的清新空气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格外舒心。厨房内设备虽然简陋,但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柴火灶上,炉火旺盛,木头在火中噼里啪啦作响,好像正在欢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锅碗瓢盆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切都显得那么有序。张金枇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的身影在炉火的映照下,显得温暖而亲切,就像是从久远记忆中走来的农家妇女,浑身散发着母性与勤劳的气息。
当两人走进厨房的脚步声响起时,张金枇转过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笑嘻嘻的跟两人打招呼。窗外,阳光艰难地穿过雾霾,透过半开的窗户洒在厨房内,为这片忙碌的空间投下了一层温暖的光影,把张金枇的影子投到两人的脚下。张金枇看到两人手中的青菜和蘑菇,不由得笑道:“看来今天我们要做一场蘑菇全宴了!我也刚好采了些蘑菇,真是巧合啊!”
思思放下手中的食材,迅速系上围裙,开始忙碌起来。她手法熟练地拿起菜刀,在砧板上切蘑菇和青菜,刀刃与砧板的接触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就像美妙的乐章一样。张金枇则站在炉灶前,用火钳精心调整着火候,准备开始炒菜。灶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调料瓶,从酱油、醋到花椒、八角,一应俱全,随时准备为接下来的烹饪大显身手。厨房里弥漫着蘑菇和青菜的清新香味,与一锅正在翻腾的蘑菇汤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赵不琼边搭把手边跟俩人聊起了天,她好奇地问:“大师姐,我刚才瞅见水塘那边有片刚插上秧的水稻田,那是谁的地盘啊?”
张金枇轻轻揉了揉老腰,又抬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才开口说道:“那是我舅舅这农庄的地。前几天,我、舅舅、思思还有小师弟一块儿,刚把秧给插上,累得跟狗似的,老腰现在都是酸酸涨涨的。”
赵不琼一看,赶紧递上张纸巾,接着好奇地问:“哟?你舅舅应该挺有钱的吧,咋还亲自下田插秧呢?”
张金枇接过纸巾,擦了擦汗,道了声谢,又解释说:“我舅舅说,皇帝还得亲自耕种一亩三分地,表示对农业的尊重呢。咱们农家出身的人,更不能忘本。所以,他说只要用这个农庄,我就得自己动手种一亩三分地。那边总共三亩田,我、思思还有我舅舅,咱们仨一块儿种,每个人都不够一亩地,就累得够呛。”
赵不琼随口就问:“那你们咋不用插秧机呢?三亩地一会儿就能搞定吧?”话刚出口,她好像想到了啥,没等张金枇回答,自己就笑了起来:“我懂了,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张金枇点点头,深表赞同:“你说得没错,就是这个理儿。”
赵不琼她老爹也有个农庄,里面种了不少瓜果蔬菜,不过那都是请人种的,赵雄偶尔指点一下种啥,然后就说是自己亲手种的。赵不琼也曾经装模作样地拿起锄头去种过那么一两回,结果没多久就累得趴下了,手脚酸软了好几天才缓过来。她还真没想到,竟然还有老板每年会自己亲自下田种地,这得是对农耕有多深的感情啊?
这边赵不琼在心里暗暗感叹,那边忙活着的思思插嘴道:“对啊对啊,大叔常说,那些不懂得靠自己双手自给自足的人,就算再有钱也会觉得心里不踏实。”
这话一下子就触动了赵不琼的心弦,她琢磨着这话里的深意,越想越觉得有味道。于是,她掏出手机,迅速地把这句话记了下来,然后又转身走出厨房,走到田边拍了几张稻田的照片,发给了李一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