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还是舅爷疼太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姿态放得更低。
    一壶酒水放在桌上,两人便围绕着太子的事,商谈起来。
    年迈的家仆守在屋外,不让外人靠近这里,面带微笑地站在阳光下,目视前方听着屋内的谈话。
    西市,李承乾皱眉看着跟上来的五个人。
    「殿下,我等受许国公之命,前来护卫。」说罢,那领头的护卫递上一块腰牌。
    宁儿看了一眼确认之后,道:「殿下,是许国公府的人。」
    李承乾叹道:「孤本想着走入群众中,深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你们这麽跟着让孤如何与群众打成一片?」
    「这……」
    几个护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罢了,反正今日也没几个黔首百姓与孤多聊。」李承乾苦恼道:「是孤穿得还不够朴素。」
    李承乾懊恼地又抬头道:「失败,太失败了。」
    宁儿捂嘴轻笑着,殿下要与人讲话,一看是个穿着锦衣的公子,躲开还来不及。
    等太子殿下继续在西市走着,这五个从许国公府来的护卫,还跟在后头,时刻警惕着四周。
    这下可好,李承乾五步之外,没有人敢靠近了。
    西市与东市不同,在东市都是关中本土人,而在西市有许多西域人与突厥人,各国使者也不是都走了,还有这麽一些留在了长安城,说是使者,有不少使者其实是来做买卖的。
    西市的风貌乍一看比东市更彪悍得多,有个老人拿着一把小刀,正在一个人嘴里撬着。
    只听一声闷哼,老人家将小刀从那人嘴里拿了出来,而后气定神闲地擦着刀。
    直到坐着的那人吐出一颗牙齿,这才知道是在拔牙。
    还有些血溅在了那拔牙的老人家脸上。
    看得李承乾不由得退后两步,低声道:「以后一定要好好刷牙。」
    眼看那老人家还要给另一个人拔牙,李承乾扭过头不去看这生猛的场面。
    李承乾看到了几颗打蔫的卷心菜,便蹲下身,拿起一颗仔细观察,外层的几片都已发黄了,倒是菜心还算好。
    卷心菜原本是中亚的作物,这是一种很古老的蔬菜,如今大唐平定了,有很多西域商人来到大唐。
    因今年刚开朝,还有不少波斯人在长安。
    这些作物也跟着进入了长安。
    说来当年张骞去西域带来了大蒜,核桃,石榴与胡萝卜之后,越来越多的西域人,乃至波斯人都知道了东方有个富裕的王朝。
    现在也不需要再派出使者去关外带这些作物来关中,如今这些西域的商人会主动带着胡椒胡瓜和葡萄主动来富裕的东方人换取更好的盐铁或者布绢。
    李承乾拿出一些铜钱,将这五颗卷心菜都买下了。
    路上又买了一些豆酱,可以带回东宫试着能否出点酱油。
    眼看时辰也差不多了,这才回了国子监。
    带着弟弟妹妹回到东宫后,李承乾才知道舅爷高士廉又送了不少米面布绢来,东宫拿出了几块肥皂就当是回赠了。
    关中从三月天进入了四月,一直到了四月中旬,暖风终于吹来,整个关中开始入春,温暖的阳光令人感觉舒适。
    万物勃发的季节,就连这个时节的弟弟妹妹,她们的身高正在节节拔高。
    每天早晨给她们丈量身高,宁儿都会做好记录。
    李承乾在东宫种下了胡萝卜与卷心菜,尝试着再支了一个葡萄架,还能栽一些胡瓜。
    与其他人种地不同,太子种地的时候时常会做记录,记录作物每天的成长情况。
    酱油还未晒出来,只能干等着,也不知道这个季节嗮出来的酱油口感如何?
    这些天,太子殿下也没有见于志宁与徐孝德,在东宫都快忘了还有这两个属臣。
    近来,有一个消息送入了长安,吐蕃的赞普,也就是吐蕃国君松赞干布征讨羊同诸部,羊同诸部几次失去牧场与领地。
    而之后,松赞干布为了治理羊同,扶持了一个羊同的部落王,并且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对方。
    吐蕃也因此从实际意义上控制了一个大部落。
    这个消息是宁儿从立政殿带来的。
    起初朝堂上谁也不在意的吐蕃,正在一步步地壮大。
    李承乾一边听着讲述一边观察着葡萄架上的藤蔓情况。
    宁儿道:「吐蕃使者带来了松赞干布的书信,殿下是否要见见?」
    李承乾蹙眉站起身道:「去崇文殿见他。」
    「喏。」
    这一次来使长安的不是禄东赞,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来使,而是因东宫与吐蕃大相之间的交情,特意来见大唐储君的。
    李承乾走入崇文殿,见到一个看起来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头戴吐蕃人特有的高帽,穿着一身吐蕃人特有的服饰。
    见到大唐的太子,他恭敬行礼,递上了一卷卷轴,道:「尊敬的大唐太子殿下,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