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先练新军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4章先练新军吧
    听了朱翊钧的话,胡宗宪许久说不出话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世子殿下对九边情况的认识,不仅比自己要深刻,还要悲观。
    这话怎麽聊下去?
    自己认为九边卫所制缝缝补补还能再用上一会。
    世子却觉得九边卫所制就是块破布,没有丝毫缝补的意思,还是早点毁灭吧。
    意见不一,那自己筹划许久的九边整顿计划,世子殿下肯定不会同意。
    可是按照世子殿下的想法去整顿,等于是把九边重新翻过来,地动山摇,巨大的风浪,谁都扛不住。
    朱翊钧看出胡宗宪的犹豫,开口安慰道:「汝贞先生,我知道我的想法很激进。只是要想找到病源必须深挖,不能讳疾忌医。要敢于正视,勇于直面。这样才能找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
    根源找到了,如何医治,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不能说右手上长了个脓包,就要把右手砍下来。」
    胡宗宪听懂了,连连点头。
    「世子殿下,你觉得该如何医治九边的病?」
    关于这个问题,朱翊钧想过很久,一时间也没有想出什麽好办法。
    但是后世有人提供了一个解决类似问题的模板思路。
    练新军。
    练一支从内到外都崭新的军队。
    首先它的战术战法要新,练出来后战斗力要碾压旧式军队,以一打十是基操。
    其次它的人事和粮饷要完全独立,官帽子必须脱离兵部掌控,钱袋子必须脱离户部和地方的掌控。
    否则的话,练得再好,在那个泥潭里滚上几年,还是一滩烂泥。
    等新军练出来,找关外不长眼的北虏当磨刀石,好好打上几仗。只要能打上几场胜仗,这支新军就算成军了。
    自己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以后是有人想掀自己的桌子,还是自己想掀别人的桌子,都能镇得住场子。
    朱翊钧想把练新军的重任,托付给戚继光。
    首先他是后世公认的练兵大家,至少当世没有谁练兵能练得过他。
    其次他对火器等新式武器和战术不排斥,还善于学习和吸收。
    朱翊钧是知道热兵器是未来的趋势,可终究是纸上谈兵。
    如何在当下的条件,有效地运用火器,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朱翊钧知道自己肯定不如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戚继光。
    所以朱翊钧在密诏里点名叫戚继光带兵北上驰援勤王,还派人把锦衣卫关于把都儿丶辛爱部的军情,通过统筹处的渠道,在天津卫候着,戚继光一到就马上通报给他,然后随时共享最新的动态。
    有了这些最新的军情,戚继光才能在香河附近诱惑把都儿上当,以逸待劳,打得把都儿措手不及。
    戚继光的香河大捷,让皇爷爷长了面子,从北虏破边扰境的坑里跳了出来,把锅甩给了文官们。
    皇爷爷对戚继光的印象大好,自然会听从自己的建议,加以重用。
    「汝贞先生,文长先生,我的想法很简单。以点带面,选一个基本点入手,把根基打好,再伺机破局。
    我想借着给蓟州镇编练补充兵马的机会,让蓟州镇总兵戚将军,再兼任一个官衔。」
    「什麽官衔?」
    「京营戎政训练厅都监。」
    「训练厅?」胡宗宪马上听出朱翊钧的弦外之意,「为蓟州辽东丶宣府大同等镇编练新兵?」
    「对,九边边军战斗力低下,我们一步步来。先给九边编练出有战斗力的新兵,练出一批轮换上一批。
    在编练成军前,先挂在京营名下,就叫新军营。
    朝野都说统筹处要接管九边粮饷,开玩笑,那是个无底洞,金山银海也填不满。再说了,九边粮饷,牵涉方方面面,统筹处只是皇督民办的机构,能有几斤几两?
    统筹处为皇爷爷分忧,但必须量力而行,先把新军营的粮饷担负起来,其馀的以后再说。」
    胡宗宪和徐渭交换着眼神。
    世子这一招,有意思。
    新军营,由戚继光编练,粮饷由统筹处负担,想必士兵选拔丶军官铨选都自成体系,在训练厅里打转。
    兵部丶户部和地方都插不上手,也就没法渗透和掌控它。
    至于新军营什麽时候编练成军,还不是世子说了算。
    「九边的事,先这麽办。汝贞先生,你和子理先生(谭纶),一西一东,拱卫大明北境的安危。先以整饬为主。清理积弊,修葺城塞,点验兵额,汰劣留良。
    戚将军编练新军营的事,你和子理先生多多支持就是了。」
    胡宗宪见朱翊钧不愿说得太深,只能拱手应道。
    「是!」
    「汝贞先生,我知道,东南水师是伱一手打造出来的」
    这话朱翊钧说得没错,
    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