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学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应该如何学会一种全新的语言呢?这不是在教婴儿说话也不是在课堂上看着课本,跟着老师记忆英语单词。
    对张寅来说,他所想的便是通过日常中的耳听来跟周围的一切进行对照,来试图初步理解一些发音的含义,有了这些基础的概念,再加上部落的语言环境,总有一天可以学会这些人的语言。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也或许更久。
    可相对于某人的预想来说,酋长在意识到了一些冥冥中好似神启的内容之后,立刻把这件事重视了起来。
    再说,还是个闲来无事的下雨天。
    带着三人来到火堆旁,酋长示意两个孩子到自己身边来,留下张寅一个人站在原地,随即指着张寅吐出一个字:
    “你。”
    然后指着自己:
    “我。”
    再指季:
    “她。”
    这种情况,让陷入惊慌中的张寅感到疑惑不解,大张旗鼓的把自己带到这里就是为了自我介绍?这,不应该啊,这种事不合逻辑,难道这家伙到现在忽然想起来应该欢迎一下部落的新成员,并且告诉他部落的每个人都叫什么吗?
    正这般想着,就看到酋长转身指着季说道:
    “你。”
    指着自己:
    “我。”
    又看着季指着张寅:
    “他。”
    随后,又是换了个对象,继续上面的三个音节。
    “额…”
    张寅先是觉得大脑思维有些混乱,转不过弯来,想不明白这是在干什么,对每个人重复同一个音节,这是什么意思?
    直到酋长面对第五个人,再一次重复时,张寅终于冷静下来,想到了其中的关联性。
    所以,不是名字,而是另外的称呼。
    什么样的称呼,对每个人都可以用而且只对自己不变?答案呼之欲出,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人称,是你我他,是大家经常在用但很多时候又意识不到它存在的,语言交流的一种基础。
    有这样一种说法。
    人类语言最早出现的原因,是为了进行更好的合作,动物们可以通过叫声告诉其他同伴一些简单的信息,比如有危险,有食物或是其他的什么。可对于需要分工合作的群居人类来说,只通过叫声传递这些简单的信息,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那应该怎么办?简单啊,用更复杂的叫声传递更多的信息。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比如捕猎一群山羊,或是向某个方向探索,会发生怎么样的交流呢?
    分工分工,有了区分,才有分工。
    所以这时候的人们进行交流,内容大致就是:你去做这件事,我去做另一件事,他会去负责其他的事情。
    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信息交流逐渐复杂,变成完整的语言体系。
    据说人类诞生已有百万年,语言则是所有代表人类产生文明的基础中,最早出现的那个因素,或许也就比拿起木棍晚一些?说不得掌握火之前,人们就已经会指着对方说:你去干这个。
    理解了这个,张寅立刻张嘴指着酋长学着记忆中的发音:
    “你。”
    指着自己:
    “我。”
    指着季:
    “她。”
    只这一遍自然不能让酋长明白他已经理解了这三个发音的含义,所以张寅立刻又指着季,重复了一遍,再指着泥继续重复。
    这一刻,酋长欢快的笑了起来,露出一嘴发黑的牙齿:
    “好!好好好!”
    在这之前酋长还担心这个男人没办法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但只是简单的几次重复就可以抓住关键,比她最好的预期还要早的多,这实在不能不让她开怀大笑起来。
    这时候,就要趁热打铁进行下一步:
    “这个…是…火…”
    酋长一字一顿的,指着燃烧的火堆说道,并且马上又重复了一遍。
    “这个是土…”
    “这个是皮…”
    “这个是水…”
    她每一个东西都要重复几遍,等待张寅用心记住,然后拿起新的东西或是作出新的动作,告诉对方这个怎么说:
    “这是吃…”
    “这是说…”
    “这是走…”
    “这是…”
    季和泥在一旁看着,也有些好奇的族人和孩子围在旁边观察,只不过这个过程其实是很无趣的,于是渐渐的也就没人再关注酋长和新人的互动,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或是休息睡觉,或是玩耍闲聊。
    最后只剩下泥默默的看着。
    在他的心中,编蚂蚱和拿着它玩耍固然很快乐,可看着张寅跟酋长学说话这件事似乎也…
    正当泥出神时,被季拉了一把。
    “怎么了?”
    “你看。”
    季把一个已经坏掉的草蚂蚱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