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兴衰时刻(明天还有一更,把战役写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建德四年(571年)二月二十三。
    恭州,赵墓山下。
    周主宇文邕并没有像陈伯宗料想的那般,在高处俯瞰战场。
    此际,他正坐在一张马扎之上,替一位须发半白的老将军擦拭着马槊。
    自然,这老将的身份并不简单,他乃是沙苑战前便追随宇文氏的猛将,名作王杰,字文达。
    他便弓马,善格斗,在西魏破江陵、周齐战邙山时,因勇武垂名,于当世有万人敌之誉。
    今时,他虽已五十有六,重甲之下的健硕身躯,依旧刚猛未减。
    天子能亲身下士,为他擦拭兵刃,确叫他心中感动之际,生出了一股国士报之的死志。
    今日,他的任务只有一个,便是率领天子宇文邕的宿卫精骑,杀穿陈人薄弱的左翼,冲上山去,取了那陈国皇帝的性命。
    复将箭囊中的箭矢数目又清点了一遍。
    王杰的心中更添了几分信心。
    只要能靠近那南国小儿二十丈外,他便有十全的把握,一箭杀之。
    昔年江陵城下,守城的梁人便是被他这一手神射夺气,这才失了关防,终至国亡。
    今时今日,江陵之事,当复现于此!
    “太祖在时,常呼文达公万人敌也。”
    “今日于此,我与陈人相战,势决生死,朕无他愿,惟望文达公凯旋。”
    宇文邕将手中马槊递给王杰,面上满是肃穆之色。
    他话音方落,身侧,一个侍从亲卫便捧了酒盏上来。
    王杰接过马槊,心中终究没有把握去成就一段温酒破敌的佳话,只得怀了颗必死的决心,将那酒盏举起,一饮而尽。
    “臣虽老迈,不敢负恩于国家。”
    宇文邕见他面露决然,心中亦为触动,便道。
    “文达公但先行,朕将驰马出阵,为公催后军。”
    言罢,他亦将酒盏高举,一饮而尽。
    周人的军阵,在赵墓山顶主将尉迟迥变幻旗语的指挥下,交错转动着。
    不多时,整个大阵开始明显呈现左轻右重的态势。
    此间是冬日正午,周军大阵坐北向南,为南方天际的日光所照,甲胄之上的金属,时刻散着光晕。
    不必说,那光晕黯淡的左翼阵中,将士必多着皮甲,而光若繁星的右翼阵中,将士必多着铁甲。
    战力强弱,站南方的龙脊山上,一望便知。
    指挥陈军的章昭达没有变阵,他知道周人这是存了与他比斗谁的左翼更脆弱的心思。
    陈周两阵的强兵都聚在右翼,而弱卒都集在左翼。
    常理而言,如此列阵,两阵相合之时,皆是以右翼对左翼,即是以己之强对敌之弱。
    一旦一方的左翼崩溃,敌方最强的右翼便能与中军合力夹击己方中军,战场胜负,便能一时而决。
    无疑,这是种大胜大败的打法。
    周人这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可惜,章昭达并没有同尉迟迥赌这一场的心思,他命将不久于人世,此战或是他此生的最后一战,他必须赢得漂亮。
    “陛下,请速下旨意,命恭州吴将军发兵。”
    旁侧的陈伯宗会意。
    而今战场之中,陈周二军看似兵力仿佛,胜负将要决于双方士卒本身的实力,可别忘了,这战场临水,而陈军在二十里外的恭州城中,尚留了吴明彻的一支奇兵。
    南人善舟,他命麾下飞马急召,不出数刻,早已枕戈待旦的吴明彻军便能乘舟,出现在嘉陵水畔,一举扭转陈军左翼的薄弱。
    届时,行将崩溃的,便是周人的左翼了。
    陈伯宗当即凭栏下了旨意,命卫士急报恭州,再回神,看向山下之际,两军的大阵,已从东西向的横阵,慢慢向东北—西南向变化。
    东面,由陈国宗室、平北将军陈慧纪指挥的精锐中军构成的陈军右翼,没有前驱,只是缓缓转动,面向西北。
    西面,由前南周将领辛昂指挥的陈军左翼,则在不断后缩着,将战线靠向嘉陵水畔。
    而由安左将军程文季指挥的,由淮南府兵构成的陈军中军,亦在随着左翼的变化而后缩,并向西北转动。
    龙脊山下,陈军摆出的是标准的防守态势,虽能以逸待劳,却毕竟长他人志气。
    果然,周军见陈人示弱,士气都振奋了三分。
    总领着宇文邕的宿卫精锐步卒和关中府兵老卒,构成周军右翼的故西魏八柱国于谨之子、现柱国大将军于翼正催促着麾下快步行进。
    而就在这快速行进的周军右翼之后,还紧跟着一支四千余众骑着河西大马的精锐骑军。
    这些骑军,手持长槊,身披坚甲,除却胯下战马之上的马铠较陈军为少,论气势与雄壮不知要胜过南面身骑高丽矮马的陈军游骑凡几。
    而就在这骑军簇拥着的大阵核心,周主宇文邕正与老将王杰并马缓行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