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宇文邕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北周建德四年(571年)正月初一。
    成都城西南,白菟楼。
    入夜时分,此处忽地传出一段轻快里透出愁绪的琵琶弹奏声来。
    当下,百尺之高的白菟楼上,一个面生长须的青年男子,正不时远眺北方,并忘情地拨弄着抱中一副曲颈琵琶。
    这曲颈琵琶也叫胡琵琶,乃是自突厥传入中土的伎乐。
    而长须青年正手弹着的这首琵琶曲,亦是从前岁随突厥公主南来的乐工手中所得。
    这长须青年,正是方今的北周天子,新取成都的宇文邕。
    白菟楼是现时成都顶好的远眺之所,据传乃秦时张仪所建,重阁复道,壮丽非常。
    于此向北,能将“郁郁小城中,岌岌百族居”的成都风土尽收眼底,目力更好者,甚至能看到更北方武担山上季汉宫城的废墟。
    于此向西,可见得顶峰之上尽是白雪的西岭雪山。
    而向东、向南,入目的,却皆是旷野。
    前程未卜,终点未明。
    宇文邕忽然止了弹奏,将眼眸停在东北角站立随侍的心腹王轨身上。
    “王卿,军中粮草,尚支几月?”
    王轨闻声即答。
    “陆腾逃时,尽焚城中粮,近日诸军于城中大索,得粮不足万石。”
    “昨日诸将已携兵四出,就食于民间。”
    “虑成都左右,民口不下三十万,而我士卒不盈五万,若能取粮于百姓之口,则粮草足支半岁。”
    宇文邕颔首,许久方才起身,又是一叹。
    “我读诗书甚多,本当以爱民为务,掠粮于下,实非本愿。”
    王轨从他手中接过那只胡琵琶,道。
    “社稷兴废,在此一举。”
    “蜀道艰辛,关中运粮于此,十不存一。”
    “若不取粮于下,则我势去矣。”
    “愿陛下以天下为念,勿存妇人之仁。”
    宇文邕行到白菟楼东面的阑干之侧。
    “王卿所言是矣。”
    “值此乱世,爱民非我能为。”
    “若不能毕功此役,则齐陈交攻,我必亡也。”
    他轻拍着身前的阑干,将目光投向东南。
    “朕意,使卿守成都,为大军措粮草。”
    “朕则自引兵东下,与尉迟公俱进,誓下恭州(今重庆),以塞陈人入川之口,卿以为如何?”
    王轨容色一敛,他不希望天子压上全副身家去赌胜负。
    周军粮草不济,今时取得成都,看似风光,实则已是强弩之末。
    天子下恭州若不能一战取胜,周军恐怕便只能放弃巴蜀,退守关中了。
    他于是劝谏道。
    “臣守成都,陛下无虑。”
    “然,臣闻陈将吴明彻已西上,其事若成,则恭州兵甲足。”
    “我等何不待其自来,必可以逸待劳,乘其疲惫以破之。”
    “陛下何必亲身涉险?”
    宇文邕摇头,他明白王轨心中的担忧。
    可他比王轨想得更远更多。
    他的确可以像王轨说的一般稳坐成都,使尉迟迥诈败,诱新入巴蜀的陈人深入,乘虚破之。
    但他手中的周国等不起,更不敢等。
    毕竟,周国最大的敌手,其实是东面齐国以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为首的武勋贵胄。
    他们现在或许看似被齐国朝中的主和派压制,可在他看来,这群自两魏相争时代便孕育生成的齐国勋贵们,只是在等一个消息。
    在等那个周、陈交兵巴蜀的消息。
    届时,恐怕无论胜负,齐人都将发难,西击关中。
    若用王轨之策,到那时,等待他的最好结果,不过是放弃巴蜀,裹挟些蜀中的金银丝帛回守关中罢了。
    关中残破,周国所缺岂是金银?
    周国所缺,乃是粮草、人口。
    若不能值此良机收取巴蜀,则仅以关中一隅之力,周国他日必为齐人以力消磨而死。
    他宇文邕,隐忍九载,方才得天所倾,执掌周国大政,安可做亡国之君?
    不如压上全部,作一局豪赌。
    胜了,周师夺下恭州,乘势东击,封锁三峡,从此周国再据巴蜀,足甲兵钱粮,来日自可争夺天下。
    败了,他大不了全弃巴蜀汉中之地,尽迁汉中之民入关中,以绝陈人北伐之望。
    而且就算最坏的情况出现,他在南边丢失巴蜀,北面关中又被齐人攻入。
    那些已被他令人秘密运入灵州(今银川)的珍宝金银,尤可助他借突厥兵南下,存一线生机。
    他为何不能做局一赌?
    便听他决然道。
    “朕之志向,在取天下,王公岂不知?”
    “今日不趁陈人初来,迅兵破之,则齐人发难,巴蜀之地,将不复为大周所有也。”
    宇文邕止了言语,抬手拍在王轨的肩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