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铨尴尬笑了几声,不知道该怎麽回应。
张淮鼎自觉没趣,当即起身说道:「打吧打吧,最好打入关中,把局势搅乱。」
话音落下,他便向外走去,张淮铨也直奔张议潮离去方向。
此刻最能理解张议潮纠结的人,恐怕便是返回沙州的张淮深了。
二月下旬的沙州刮着大风,张淮深只能在衙门内紧闭门窗,处理手中政务。
当他得知刘继隆称汉阴郡王时,不免嘴角上扬:「总算到了这一步。」
「阿耶,这只是郡王,有何值得高兴的?」
站在张淮深身旁的一名十二三岁少年人开口询问,张淮深听后看向他,但见他眉宇间有些倔强,整个人生得英毅。
「劝进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汉阴郡王只是开始。」
「以他的本事,恐怕关内道和关中也不可幸免了。」
「届时长安到手,你以为会如何?」
张淮深反问少年人,少年人眉头紧皱:「我不懂。」
「那你便看着就是。」张淮深笑声爽朗,随后埋头继续处理起了政务。
黠戛斯与河陇决裂,这代表西域也将不太平了。
好在自己改旗易帜的选择没有错,接下来的河西和安西,恐怕要迎来发展了。
他将目光投向自己手中,案上这份以「刘牧之」为开头的书信中,密密麻麻的写下了无数数字。
四万多被俘虏挑选,并经过裁汰的诸镇老弱,以及三万多世家豪强的族人子弟。
这七万人口中,最少有近万人识得文章。
这些人放在中原会生乱,但放在安西就是稳固汉人这棵大树的树根。
等他们安稳下来,自己便可以尝试收复焉耆丶龟兹了……
想到这里,张淮深的笑声更为爽朗,而在他笑声爽朗的同时,刘继隆也率军北上返回了临州。
大半年时间过去,他再度回到了临州,临州却没有太多变化。
「汉王!!」
都护府前,当刘继隆策马前来,百馀名兵卒纷纷高唱汉王,刘继隆则是翻身下马,递出马缰:「不用这麽隆重,作揖便可。」
「是!!」
领头的旅帅连忙回应,而刘继隆也扫视了他们。
他们几乎都是新入伍的兵卒,年龄在十八到三十之间,比起只接受过扫盲的老卒们,他们身上有股说不清楚的气质。
刘继隆颔首走入衙门,崔恕也急匆匆往外走来,连忙行礼迎接刘继隆。
「节帅!」
「传合伊难支,我要亲自见见他。」
刘继隆没有耽搁,直接开口提出了要见合伊难支。
他不解,合伊难支在黠戛斯也算高官,为什麽会南下投奔自己。
他走入正堂坐下,随后打量起正堂。
不得不说,见识了成都府衙后,自己这陇右的都护府不免有些小家子气了。
不过无妨,他除了成都府,还有座兴元府可以用作办公。
至于长安……
刘继隆面色平常,但心底却已经警惕了起来。
这次自己拿下三川,李商隐他们就劝进自己成了汉阴郡王。
虽说只是郡王,但每个人对自己的称呼都是汉王,与亲王无异。
若是自己真的打入关中,打进长安,那他们会不会劝进自己称帝?
这件事情,刘继隆觉得自己需要好好考虑,至少就眼下来说,他并不觉得自己拿下半个天下,就能迅速横扫天下。
秦汉与隋唐国初的局面,与自己现在面对的局面不同。
他还是希望稳妥的将剑南道丶山南西道丶山南东道乃至河南道丶淮南道都拿下后再称帝。
虽说有些太过稳妥,但刘继隆就是这样的性子。
打仗他可以正奇并用,但牵扯到政治,他还是希望稳中向前。
这次拿下三川就能看出,击败官军,夺取三川不难,难的是怎麽对付后续的世家豪强作乱。
想让他们不作乱,就得拿出切实的利益出来,但利益给了他们,百姓又要怎麽办?
瓜分了利益,无非又是一场轮回。
「取国子监的文册来。」
刘继隆对崔恕吩咐下去,崔恕也连忙去办。
不多时,他没等来国子监的文册,反而是先等来了韩正可与合伊难支。
韩正可显然有事情要说,刘继隆见状却安抚他道:「你先去六司休息,我与合伊难支谈完后,再请你过来。」
「是!」韩正可作揖退下,而刘继隆则是看向了有些局促的合伊难支。
「汉王……」
合伊难支看着眼前的男人,对于刘继隆的外貌,他已经在心中夸赞了无数遍,而真正折服他的,始终是刘继隆的实力。
陇右是什麽情况,他来到临州的这段日子也渐渐摸清。
他心里无比清楚,陇右能发展到如今,几乎全靠刘继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