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连摧六州(万字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分都是诸镇后来调到前线的新卒,他们并不了解汉军的素质,所以才有此一问。
    对此,王式却不紧不慢道:「刘继隆向来不会单兵进兵,况且戛斯若是被击败,那凉州的兵马也就能调遣出来了。」
    「某猜测,他恐怕是南北并进,一路攻打天德镇丶振武镇,一路攻打盐州的朔方军和夏绥镇。」
    「这七个州虽然有一万七千馀兵马,但大部分都是新卒,披申不足六成,根本不是叛军对手。」
    「半个月时间,叛军完全可以以战养战的拿下这七个州。」
    「好在陇东梁(黄土高原)沟壑不断,马军不敢深入,因此他们应该不会走庆州丶绥州攻入关中。」
    王式分析过后,当即看向郑:「眼下理应先将叛军意图告诉朝廷,再将点戛斯战败的消息确定后转告至尊。」
    「只要这两条军情无误,那台文你就可以奏表陛下,严防死守关中各镇及要道了!」
    「好!」郑不敢耽误,当即派人返回长安奏表,同时核实点戛斯的军情。
    往后三日,北部的丰州果然传来消息,叛将斛斯光率军进攻丰州,天德军殊死抵抗,结果仍旧被叛军攻破受降城,丰州失陷,三万馀口百姓,尽属叛军·
    呼..—
    咸宁宫内,李灌看完了手中奏表和所有军碟,长呼一口浊气,尽量压制住自已的脾气,目光看向殿上南衙北司的七名大臣。
    「丰州丶盐州丶宥州丶夏州尽皆失陷。」
    「若是依照郑相奏表所说,叛军还将攻打银州丶麟州和胜州。」
    「此外,点戛斯恐已战败,郑相已然派人核查此事。」
    「朕想请问诸位,我大唐的城池莫非是纸糊的不成,为何叛军所过之处,尽皆归属叛军,而非归属朝廷?!」
    他的声音渐渐有些压制不住,殿上徐商几人只得纷纷作揖请他息怒。
    在他沉默下来后,徐商率先开口道:「回禀陛下,叛军掌握方术,凡夯土所筑城池,皆难以阻挡。」
    「朝廷虽然下令西北诸镇加筑城墙,然而诸镇钱粮不足者甚多,自然无法加筑所有城池。」
    「眼下四州沦陷,乃兵部之错,请陛下责罚—」
    徐商将脊背躬下,李灌却冷声道:「传旨,以门下侍郎丶兼并部尚书丶同平章事徐商检校工部尚书丶江陵尹丶荆南节度使。」
    「旧江陵尹萧邺,转任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以右神策大将军丶知军使丶兼御史大夫丶上柱国丶龙阳县开国伯丶食邑一千户康承训可金紫光禄大夫丶检校刑部尚书丶兼右神策大将军丶御史大夫丶上柱国丶扶风郡开国公丶食邑一千五百户,充江南行营都招讨使。」
    李灌话音落下,徐商脸色一白,他明白自己被扫出了长安,难受之馀,又不免松了口气。
    如今关中局面岌岌可危,适时前往淮南,倒也不算坏事。
    想到这里,徐商躬身:「臣领旨谢恩——
    在他应下后,李灌不再看向他,而是询问道:「郑相称叛军兵锋尚锐,可以依托陇东梁(黄土高原)及关隘城池来逐步消耗叛军兵锋,适时反击,诸卿以为如何?」
    徐商的下场还历历在目,眼下北司四贵高高挂起,于琮和路岩只能硬着头皮先后作揖。
    「陛下,臣以为,以叛军兵锋表现,理应严防死守,适时反击,避免昔年安史作乱,潼关祸事。」
    路岩的话,李灌深以为然。
    昔年安史之乱,若非朝廷先杀高仙芝丶封常清,又催促中风的哥舒翰率领不堪战的官军出潼关作战,安史叛军也没有那麽容易攻入关中。
    如今局面,与当年相比,倒是十分贴合,李灌自然选择吸取教训。
    路岩话音落下,于琮也开口道:「陛下,诸州官兵被讨平,那朝廷对其积欠的二十八万贯军饷,是否暂时停止起运?」
    「自然!」李灌不假思索的回答,而这也算是他今日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京西北八镇的军饷,基本都是靠朝廷供给。
    刘继隆出兵攻陷四州,上万官兵不知所踪,那朝廷积欠这些官兵的军,自然也就不用发放了。
    这麽想着,李灌竟然觉得四州丢失虽然屈辱,但也并非无法接受。
    毕竟四州人口不过十馀万,每年产出的赋税不过三五万贯,军费开支却接近三十万贯。
    丢失四州,把这个负担丢给刘继隆也好,不仅省去了去年的欠饷,也省去了今年的军饷。
    想到这里,李灌主动说道:「诸镇必须严防死守,这二十八万钱帛,便搞赏馀下诸镇官兵和西境九万多大军,望其竭心尽力,挡住叛军兵锋。」
    「臣领旨——.」于琮恭敬作揖,他主动提出这件事,打的便是这个主意。
    除此之外,馀下三州的军饷,他也决定暂缓发放。
    如果真如郑所说,刘继隆要夺取关内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