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麦克风里嘟嘟几秒,随后接通。
“胖子,忙着呢?”
“没事,我就问问你们第二关的通关率有多少?...2%,怎么这么高?...其实,我和宋瑶的个人建议,直接把第二关的难度拉到0.1%,既然要难...
次日清晨,慕尼黑的街道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许青舟和宋瑶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前往研究所参加最后一场交流会。两人乘坐研究所安排的车辆抵达会场时,德国方面的专家们已经陆续到场,气氛依旧严谨而热烈。
会议一开始,克劳斯便率先发言:“昨晚我们几位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认为,夏国团队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我们愿意在下一阶段的实验中,引入你们的三维模拟程序,并与你们展开更深入的联合研究。”
许青舟和宋瑶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许青舟点头致谢,随后说道:“感谢德国团队的信任。我们也很期待这次合作的推进。接下来,我们会安排技术团队与你们对接,确保程序的顺利部署与调试。”
“很好。”克劳斯点头,“我们希望能在明年春天之前,完成初步的联合模拟实验。”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双方就实验参数、数据共享机制、人员调配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并达成了多项共识。时之彬作为中方代表,全程参与并协调沟通,最终促成了一份正式的合作备忘录。
会议结束后,研究所设宴款待中方团队。席间,气氛轻松愉快,德国专家们纷纷举杯,对夏国团队的专业能力表示高度认可。
“你们的团队,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克劳斯端起酒杯,笑着说道,“尤其是你们对等离子体行为的预测能力,简直像魔法一样精准。”
“哪里,是团队长期积累的结果。”许青舟笑着回敬,“我们也从你们的实验设计中学到了很多。”
“科学无国界。”克劳斯举起酒杯,“为了更好的未来,干杯!”
众人纷纷举杯,杯盏相碰,清脆悦耳。
宴席结束后,许青舟和宋瑶回到酒店,开始整理会议资料,准备返回夏国。时之彬则留在慕尼黑,继续与德国方面对接后续的合作细节。
“这次来德国,收获不小。”宋瑶一边整理文件,一边说道,“不仅达成了合作意向,还得到了他们的信任。”
“是啊。”许青舟靠在沙发上,轻轻揉了揉太阳穴,“不过,回去之后,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你是说数据对接和实验准备?”宋瑶点头,“确实,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密集。”
“嗯。”许青舟叹了口气,“不过,只要方向对了,努力就不会白费。”
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是林浩发来的消息:“老大,国内那边已经安排好了,等你们回来,就召开项目启动会。”
许青舟回了个“好”字,然后看向宋瑶:“林浩说,国内已经准备好了,等我们回去就召开项目启动会。”
“看来大家都没闲着。”宋瑶笑了笑,“我们也得加快节奏了。”
两人整理完资料后,便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的返程做准备。
第二天一早,许青舟和宋瑶乘坐航班离开慕尼黑,返回夏国。飞机起飞后,许青舟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这几天的经历。
从与美国代表的交锋,到与德国专家的深入交流,再到与宋瑶的默契配合,一切都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科研之路虽然艰辛,但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让他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飞机穿越云层,阳光洒进机舱,映照在许青舟的脸上,也映照在他嘴角的笑意上。
回到夏国后,许青舟和宋瑶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项目筹备工作中。他们与林浩、陈宇等人召开了多次会议,细化合作方案,并开始着手准备与德国团队的数据对接。
与此同时,国内的科研界也对这次合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多家媒体对许青舟和宋瑶的团队进行了报道,称他们是“夏国聚变研究的先锋力量”。
然而,正当一切顺利推进时,一封来自德国的邮件打破了平静。
邮件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由于美国方面的施压,我们不得不重新评估与夏国的合作方案。请理解。”
许青舟看完邮件后,眉头紧锁。宋瑶也察觉到了异常,走过来问道:“怎么了?”
许青舟将邮件递给她:“德国那边,可能要变卦。”
宋瑶看完后,脸色也变得凝重:“美国的干预,果然没那么简单。”
“他们不会轻易放手的。”许青舟低声说道,“但我们也已经不是当初的我们了。”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时之彬的电话:“时老师,德国那边刚刚发来一封邮件,说因为美国的施压,他们要重新评估合作方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时之彬沉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