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太阳落山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春他们院里人口多,花费了点时间,但很快老孙头就来到了夏天家。
    在夏天家那粮本上一划拉,写了个跟大夫开方一样的字迹,然后数出粮票递给夏天。
    “今天又是你自己在家啊?”
    “我爸妈还没下班。你老最近身体还行?”
    “还行,都挺好……”
    闲聊两句,老孙头走了。
    夏天随便写了写作业,开始做饭。
    没一会儿父母就都下班回家了。
    夏妈因为离得近,所以天天上下班骑一辆飞鸽自行车。这车是津门厂子产的。
    而夏爸那辆自行车,一般都是夏天没事骑。
    夏爸他上下班在石景山首钢,骑自行车有点远,所以办了一张公交月票,5元。
    夏爸看了粮票,夸了夸夏天。
    夏妈则用一个小本记录一家人的粮食状况。
    这年头真得算着吃,吃多了月末搞不好就得喝粥了。
    夏天家庭条件算是不错了,但能得到的物质供应也不是很充足的。
    夏爸为了每天给夏天煮一个鸡蛋,那也算是想尽办法了。
    至于订牛奶之类的,有点难啊。
    第二天一早。
    夏爸就带着夏天,推着自行车去附近粮店买粮。
    城里的粮店是非常热闹的地方,每到月底或月初,家里断粮的市民就早早到粮店门前排队。
    一般天刚亮就开始排队了!
    排了半天,终于轮到父子俩了。先到开票窗口核验粮本,再交钱开《出粮单》,然后就到盛放粮食的一个大间等售粮员喊号买粮。
    粮店里,木制的大柜子一字排开,柜子里分别装着白面、玉米面、糙米等。
    买粮食的时候,要把粮本、粮票恭恭敬敬地递给售货员。
    这年头售货员也是“大爷”~那服务态度!
    这年头有八大员的说法,有不少版本,但每个版本都有售货员。
    什么粮店售货员和杂货店、供销社之类的售货员,那隐形好处和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
    “张华考上了燕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新华字典》1998修订本关于冒号的例句。
    98年这话就不适用了,但现在可是事实。
    收过钱、粮票,售货员会翻开本子写上一般人看不懂的奇怪的数字。
    然后,熟练地用铁簸箕撮起粮食放在磅秤上。
    当他习惯地喊一声:“撑好口袋!倒了!”随之,他恰到好处地摇晃着铁簸箕,通过一個大漏斗,开始倒粮食了。
    夏爸小心地扎好口袋,递给了夏天。
    好大半口袋粮食,夏天随手拎着,在左邻右舍见怪不怪的眼神中回家了。
    除了粮本,家家还有一个副食本。但实际上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用它买几两花生、瓜子、二斤豆腐啥的。
    至于肉票,那就更稀有了。
    夏天他们家庭已经算是不错了,一个月也吃不上一次肉啊。做菜多放一勺油就算是不错了。
    油票是每人每月半斤~
    这些年,粮、油、肉、蛋、鱼、豆制品等,都要凭票供应,且定量又少。只有青菜、大白菜不用票,但很难买到。
    很多时候,夏妈都要考虑好明天买什么菜,并准备好相应的票证和劵。基本上每次出门买菜,就带上全部的票证,若遇到一种卖光了,也好临时调整。
    想一想,我们能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四十年发展到后来的程度,真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奇迹!
    这种事情,就算是夏天跟别人说,谁又能信呢?!
    ——
    随着时间进入九月,这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硕大的太阳悬在天上,照耀着地上的所有人。
    又是一个周末,夏天打算去首钢蹭顿饭吃。
    现在工人毕竟是老大哥地位,加上首钢的重要性,待遇好。
    夏天能拿夏爸的饭票狠狠改善一顿。
    一想到这,感觉口水都开始分泌了。这年头,真不容易啊!得想想办法改善一下!
    这么馋下去,还不得馋疯了?
    为了一顿饭,夏天骑自行车二十公里,干到首钢去了。
    厂子里很多人也认识夏天了,毕竟夏爸是宣传科的科长嘛。
    加上夏天长得也确实惹眼,十五六岁的样子,五官俊的让人开心,皮肤白的晃眼,一点都不像是现在那些半大小子晒得黢黑。
    在首钢东门六食堂,大师傅给夏天满满两大勺菜。这年头可不兴手抖,真这么搞还不得挨揍啊!
    至于为什么后来食堂大妈都有这么个毛病,可能是因为打菜多了扣工资吧。
    夏天弄了满满一盘菜,一小盆冒尖的饭。
    那给打饭的师傅都笑话他:“天儿啊,这要是一般家庭,养你一个都得给吃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