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当外甥太难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姜宁长这么大,第一次来政府。
    也第一次见到了老家的父母官。
    父母官见了他,第一印象就觉的不靠谱。
    无他,太年轻,嘴上都没毛呢,而且连个司机都没有,还是自己开车过来的,这么有钱连个司机都请不起,怎么能不让人怀疑,好在这只是一些主观印象。
    父母官很亲切,北安的年轻人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而且有实力投资几千万的大项目,妥妥的优秀青年,父母官当然挺高兴,要是北安多几个这种优秀青年,也不至于每年市里的表彰大会上都被当成落后典型批判了。
    县里的第一次会谈也没有实质内容。
    就是见个面聊一聊,确认一下投资意向。
    父母官总得听听投资人怎么说。
    姜宁按沈立明所说,吹了一顿高大上的牛逼,也提了一些要求,要五千亩地,水电网路这些基础设施都要解决,反正就是漫天要价讨论还价。
    领导们就听听,当然不可能现在就表态。
    会谈结束,直接下地方去考察。
    北安的荒地有很多,具体哪里比较合适,姜宁也要看看才知道。
    距离远近、地形是不是平整等,都需经综合考虑。
    姜宁没有开车,和父母官坐中巴车下去。
    秘书提前通知,让各乡镇做好准备。
    ……
    郭友平今天在县里办事,办完事不想回乡上。
    快过年了,好多事也暂时放下。
    难得心情不错,去父母那看了看小女儿。
    中年得女,才三岁,很是稀罕。
    正陪女儿玩呢,忽然接到大老板秘书的电话。
    随手接了起来:“李主任你好。”
    李秘书道:“郭老板好,大老板陪外商下乡镇考察,张桥那边做好接待准备。”
    郭友平说声好,挂了电话就赶紧叫司机。
    然后穿鞋下楼往乡上赶。
    难得放松一下,又被意外打乱。
    着实有点无奈。
    可大老板陪外商去考察,他这个一把手不在现场怎么行。
    张桥离县城有点远,四十多公里路。
    半个小时到了乡上,路上打了电话,准备工作早就开始做了,该铲雪的铲雪,该扫树叶的扫树叶,都是业务能手了,虽然忙但不乱,会议室也准备好了。
    茶叶已经放在了杯子里,就等用开水泡。
    椅子也摆好了,一点瑕疵没有。
    郭友平检查了一番,就在办公室和几位副手坐着等。
    顺便交流信息,打听来的什么外商。
    “说是本地人,人还挺年轻的。”
    “才二十来岁。”
    “要投资农业。”
    “投资五千万……”
    这都不是什么秘密,打个电话就知道了。
    郭友平和几位副手惊讶,才二十来岁就这么有实力,放南方发达地区不稀罕,可北安哪来的这么牛逼的年轻人,都挺好奇,一直等到中午也没见人。
    打电话问了问,在王墩吃饭呢!
    一直等到下午快三点半,老板秘书打来了电话。
    现在去小寨子,下一站是张桥。
    郭友平忙带上副手,去乡界处等候。
    天寒地冻,乡下格外冷。
    在外面站了会,冻的手麻脚木。
    就上车等,一等就是一个小时。
    正昏昏欲睡时,忽然司机说了一声:“来了。”
    郭友平抬头望过去,就见远处出现一辆中巴车。
    立刻下车,走到了前面。
    除了司机,其他人也都下来了。
    随着中巴临进,大伙都站直了身子。
    很快,中巴开过来停下,下来了一群人。
    郭友平等在车门口,刚和下车的大老板打了一声招呼,就看到了跟着下车的姜宁,顿时吃了一惊,以为看错了,都有点不敢认,毕竟六年没见了。
    最后一次见面,还是15年过年的时候。
    六年前的姜宁,那真的是青葱年少。
    这些年变化可不少。
    即使样貌变化不大,气质也不同了。
    姜宁回来两个多月,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二表哥,变化到是不大,就是比以前胖了,也变老了,毕竟四十几岁的人了,他主动招呼一声:“哥!”
    郭友平这才确定没有认错人,定了定心神:“你怎么在这?”
    姜宁笑道:“我跟领导下来看看地。”
    沈立明作为项目引进人,也陪同下来考察,他这个副主任太虚,离县里太远,等闲是没机会跟着大老板下来考察的,这次是沾了姜宁的光,见郭友平有点懵圈,就说了下:“姜总是这次农业项目投资方。”
    郭友平惊呆了,说不出话来。
    父母官到也没怪罪,本来都不打算停车的,但姜宁知道来张桥可能会碰到二表哥,不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