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骟匠 ”绰号威名扬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从金振国全部捕获王三春的小股土匪队伍后,王三春手下那帮恶徒便再未敢涉足南郑县辖区半步!
    个中原委,无外乎人们口耳相传的剿匪传奇故事。
    而这一切皆因领队之人金振国——他简直就是智谋过人的诸葛亮与勇猛无畏的张飞二者完美结合体。
    尤其是有关他严惩土匪小头目牛黑娃的那段佳话,更是被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
    市井街头的茶馆、乡镇里的酒肆以及那些能说会道的说书人,无不充分施展自己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将这段故事讲述得如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情节一般引人入胜,并编成一个个章回体故事四处传颂。
    在秦巴山区乃至四川全境,对不懂装懂、成事不足败事的“二百五“、“二杆子”有这样一个形象的顺口溜。
    球经不懂学骟匠,
    让你割猪卵子。
    你却割了猪大肠
    ......
    有好事之人按照这个顺口溜的韵律给金振国编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歌谣。
    南郑有个金骟匠,
    围剿土匪威名扬!
    布下疑兵口袋阵,
    冬青竹子当炮仗,
    活捉匪首牛黑娃,
    战场升官得奖赏,
    张飞转生诸葛亮。
    不骟牛马不骟羊,
    刀刀剜在棒老二的裤裆上!
    于是乎,“金骟匠”这一绰号如野火燎原般迅速传播开来!
    人们口耳相传,将这个绰号传得越来越远,甚至连那些来自偏远乡村、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土匪们也听闻了这个名字,并由衷地产生了畏惧!
    这些土匪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肆无忌惮地横行乡里,但当他们听到“金骟匠”的大名时,不禁为之胆寒。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位神秘的人物绝非等闲之辈,他一定有着非凡的手段和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骟匠”的传奇故事不断被传颂着。
    有人说他能飞檐走壁,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犹如鬼魅的神行太保;有人说他智慧过人,善于调兵遣将;还有人说他心狠手辣,枪法百步穿杨......
    无论如何,这个外号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金骟匠”的存在给了人们一丝希望。
    他仿佛是一道正义的曙光,让那些受欺压的百姓看到了解脱的可能性。而对于那些作奸犯科的土匪来说,“金骟匠”则成了他们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古老的中国,自古就把孔老夫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奉为人生真理!作为陕南的土匪,他们更是把传宗接代视为人生存在的第一要义。
    当他们听闻那位名为“金骟匠”的国民党军官,在捕获土匪之后,竟然会施展他家传的阉割大型牲畜的技艺时,众人皆震惊不已。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采取的手段竟是“先去势,再枪毙!“
    这种残忍至极的做法实在太过恐怖,让人无法接受。
    这些士兵们并不惧怕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冲锋陷阵、杀人越货。
    因为他们坚信,即使头颅被砍,也不过留下海碗那么大的一个疤而已,二十年后依然可以转世投胎成为男子汉大丈夫!
    然而,根据老一辈人的传说,如果今生遭受了如同牲畜般的阉割之刑,以后在六世轮回时,都会投胎为没有生育能力的太监,香火断绝,后继无人!这个说法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土匪们不禁对那位从未见过面的“金骟匠”大声咒骂。同时,更是从心底里对他充满了恐惧。
    ......
    再说,接到最高司令官蒋介石的调令之后,身为国民党军预备第一师的谢辅三不敢怠慢,立即筹划组织对土匪王三春的进剿行动。
    然而想要剿灭悍匪王三春谈何容易?要知道这王三春可是个狠角色啊!他长期活跃在群山环绕、地势险峻的陕南秦巴山区一带,长达三十余载之久。
    其手下那帮喽啰更是鱼龙混杂,他们平时伪装成普通农民,但实际上却是一群无恶不作、穷凶极恶且狡黠多端之人。
    这些人凭着熟悉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对付他们最为棘手和难缠,让当地百姓和剿匪部队苦不堪言!
    匪首王三春以大巴山的镇巴县为核心据点,这个地方位于偏远之地,与陕西、四川、湖北三省的政治中心相隔甚远。
    此地山峦叠嶂,山峰高耸入云,水流曲折蜿蜒,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汉族人、苗族人以及回族人混居在此,社会情况错综复杂,民众的意见和情绪也相对难以统一。
    由于该地区处于川、陕、鄂三省交界之处,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统治的边缘地带,政府对其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导致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现象严重。这种边缘化的特征使得该地区成为了一个容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