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离李念为始皇等人讲说已过去了好些时日,又是一日朝会日,众臣聚于章台宫。
有的正闭目养神,有的正彼此交谈,有的正翻看整理今日朝会要用的文件,忽听“当”的一声,所有人停下动作,齐齐起身,面朝大殿前方。
在这声“当”响之后,又一声“陛下升朝,百官见礼!”传来,一道黑色身影出现在众臣眼中,虽不能直视这道身影,但众臣皆知这是他们的陛下。
待那身影在前方坐下,众臣在王绾带领下,齐齐躬身行礼。
坐在椅上的始皇扫了眼众臣,道:“众卿平身,请坐!”
“谢陛下!”在谢过始皇后,这些帝国众臣才落座。
有事准备上奏的大臣正等着始皇开口问是否有本要奏时,却听始皇道:“近日,朕从李念那听得一些有趣之事,朕觉不能只朕独知,今便分享于众卿!”
对于陛下从李念那得闻趣事,众臣并不奇怪,甚至有些习以为常,陛下常常会从那位公子那听到些有趣的故事或谏言,然后分享给他们。
他们所感到好奇的是:这次又有什么新鲜的事?
但以陛下的性情,会分享给他们的趣事肯定和大秦有关,十有八九又是要让他们讲说看法,提出谏言。
果不其然,随始皇话落,一名名内侍端着一只只木盘走进殿内,每只木盘上都放着一本本书册。
内将这些书册分发到殿内每一位大臣面前。
李斯、赵高看着面前的书册,只见封面上没有名字,只要翻开阅览过,才会知道其中是何内容。
但李斯、赵高对此见怪不怪,这种事已发生过很多次,每隔一段时间,陛下便会给他们分享那位李念公子又说了什么新鲜的趣事或者谏言。
那位公子当真深得陛下信任器重,他们当初受陛下器重时,好像也没有这般待遇。
赵高、李斯心中有些嫉妒,有些羡慕,更有些落寞,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但他们不敢流露出对那位的敌意,陛下对那位的器重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敢使手段,陛下就敢对他们下手。
而且,也没有必要,那位虽有官职在身,但连朝都不上,并没表现出强烈的权力欲,否则以那位在陛下那的得宠程度,想要在朝堂上争权,怕是王绾等老臣也得忍让。
且那位被陛下任命主掌的几个部门和他们不存在直接的权力冲突,关键是那几个部门,及几个部门干的事,他们好像也不太能玩得传,啥科学院、工程院,还有各种细分,什么物理、什么生物、什么化学………………
听着那些词,李斯、赵高就知道这些玩意儿跟他们没多大关系。
不仅不能和那位冲突,还要尽量与那位修好关系,至少不能和那位交恶,尤其是如今太子已定,那位还和太子关系相当不错的局面下。
那位在陛下这得宠,等陛下驾崩之后,太子即位也必将得重用。
想到这,李斯、赵高心中又有些嫉妒了,两代君王都信任器重那位,当真好命!
收回发散的思绪,李斯、赵高重新注意起面前的书册,他们发现今日的书册比以往发给他们的更厚。
这说明那位李念公子讲给陛下的趣事很长,内容很足!
但没有大臣立刻翻开书册,需要始皇发话准许后才能。
在殿内所有大臣都发了书册后,始皇道:“都看看吧!”
得了始皇发话,众臣们都翻看起书册,李斯、赵高等一些人在看之前,特意看了眼王、王翦等人,见其等也在翻阅这书册。
书册自然是李念之前讲过的赵宋历史,但被始皇等人给删除一些不适合被众臣给看到的内容,像啥“仁宗盛治,远迈汉唐”,“汉唐”是不能保留的。
这也是为什么离李念讲说已经过去了好些时间,直到今日才被始皇分享给众臣,因为要做“校正”。
书册的文字用的是简书(简体字),简书推行已有一些时日,民间还在逐渐适应,慢慢普及,但作为大秦中枢重臣,岂能不识简书之理?
这可是大秦如今在向整个天下推行的统一文字,作为大秦重臣都不识,还如何推行于天下?
简书推行在天下间进展得比大秦普通话(雅言)要顺利得多,毕竟大家又不傻,东西简不简便,好不好用,还是能分辨得出来!
至于“言同语”的大秦雅言推行,不是短时间里就可做成的事,语言比文字更常用到,因而一旦养成习惯后,想要改变统一为一种,也就更费功夫。
但大秦这时代挺好,许多观念尚未养成,许多方面都如白纸,可由画匠随意作画,要是在往后的某些朝代,推行简体字和普通话的难度会激增。
翻开书册后,李斯、赵高、淳于越等人一眼便看到里面是在讲说一个叫“怂国”的国家。
用已有的国家或者干脆编造一个国家来向君王谏言的方法不新鲜,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