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金兵南下,靖康进行时(北宋历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宋了,只是他们当时还未将辽给彻底灭去,只得先忍耐!”
    “可在赵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二月,辽帝耶律延禧被擒,辽亡,到八月时,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以张觉之事向吴乞买奏请攻宋。”
    “于是,天会三年十月,金人发兵十万,分东西二路南下伐宋,西路金军由完颜宗翰率领,东路金军由完颜宗望率领。”
    “宋军其实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与金军野战或许不能,但据城而守,金兵也不容易攻下。金人想以十万兵灭亡赵宋不说没有机会,但很难!”
    宋军真不是很弱,特别是宋军精锐,都两个肩膀一颗头,比金人又能差到哪去?
    只可惜率赵宋的指挥者不当人,宋军很多失败都是源于发号施令的人。
    如果金兵真的强无敌,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那岳武穆率领的岳家军是如何击败金兵的,岳家军可是连金人的精锐“铁浮屠”、“拐子马”都曾击败。
    总不能说岳家军的士卒个个都是超人,比一般人多了两根胳臂。
    “大军出动,不是命令一下,即刻便可出发,而是要做很多准备,有迹象可循!”
    又不是《新三国》,有传送门可以直接传送,还有野生粮草可以捕获,即便金兵再厉害,也得带粮草,也得老老实实跋山涉水。
    “在金兵大军到来前,不断有人向赵宋朝廷发出警示,但赵宋朝廷不以为意,根本不予重视。在其等看来,金人怎么可能南下?即便南下,也没啥大不了,难道金人还能攻到汴京不成?”
    赵宋版fakenews,只愿意相信自己想听到的,不想听的就是假消息。
    “甚至这些人还打压主张迎击金人的大臣。”
    金人算个屁的威胁,会跟他们抢权的政敌才是威胁!
    金人来了,大不了给点钱给点地打发回去,金人又不可能常驻,只有那些一直得打交道的政敌才是真威胁。
    金人来了最多也就亡国,那还是极小概率,可政敌不打压,那就得失去自己的权势地位啊。
    孰轻孰重,赵宋大臣还是能分得“清楚”!
    “不愿信归不愿信,等金人大军南下的消息被证实,由不得他们不信。赵宋朝廷顿时慌作一团,大书法家更是被吓得昏迷!”
    听到赵佶被吓昏迷,始皇等人只有一个感觉:这赵宋都是些什么人啊?
    始皇道:“且不说金人还未至,便是已至,堂堂一国之君,岂有被敌军吓晕之理?”
    虽说按关系亲近来算,宋人明显要更亲,金人要远,可现在听到赵宋被金人入侵,始皇等人没一点同情,反而有着“赶紧的,把这帮狗东西扬了吧!”的念头。
    这帮子狗东西一个个吹嘘功劳时跳得老高,能整出泰山封禅、铸九鼎这些事来证明自己是盛世大帝,可真遇到事了,又懦怂得可怕。
    你赵信是赵宋皇帝,被敌军吓得昏迷,简直一点脸也不要,在这方面甚至远不如广神。
    广神可是说出过“好头颅,谁当斫之”之言。
    李念笑道:“此事在《宋史》中有记载,史曰:‘帝闻大惊,遂气塞不省,坠御床下。宰执亟进药,俄?。因索纸笔,书曰:「传位东宫」。”
    吓得都从御床上摔下去了,这是得有多害怕?
    不对,等会儿,后面还有两句话,什么叫做“宰执亟进药,俄?。因索纸笔,书曰:「传位东宫」。”?
    始皇等人都怔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本以为赵佶被金军吓得昏迷摔倒已经是极限,没想到这赵佶比他们想的还要不要脸!
    这是要在金人大军到来之前先跑路啊,什么“传位东宫”?
    那就是在跑路前抓个人背锅替死!
    世上竟有这等无耻之君?
    不过想想也是,这赵佶可是在李念那小子的说法中,被金人俘虏,还被执行了那极其耻辱的“牵羊礼”。
    这厮在被执行过“牵羊礼”后,还能继续活下去,足可见其厚颜无耻。
    蒙恬道:“金人到来,这赵信不想着整军备战、抵御金人,反而想要传位逃跑......”
    蒙恬摇了摇头,没继续说下去,转而道:“那赵信要传位的‘东宫”又是谁?”
    这估计也是一位赵宋的“豪杰”。
    李念道:“大书法家要传位的那位叫‘赵桓”,为大书法家之长子,此人不为大书法家所喜,但其为嫡长子,大书法家遂立其为太子。”
    “大书法家有废赵桓太子之位的意图,可还没来得及,金人便到了,要是金人不着急发兵,过些年,赵桓的太子之位很可能被大书法家废去。”
    “此人倒不像大书法家那般为恶,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没时间作恶,他即位没两年便被金人掳走。但其与大书法家一般无能,毫无羞耻之心,且优柔懦弱、毫无主见,靖康之耻,其罪难逃!”
    赵佶、赵桓这对狗父子,要对“靖康之耻”负主责。
    赵桓虽是被赵佶硬给单位,但其坐在了那个位子上就得担责,且“靖康之耻”本有不少机会避免,可赵桓硬是在其中秀走位,避开那些正确的选择,凭实力给促成了靖康耻。
    “在禅位于赵桓后,大书法家觉得汴京不够安全,以到毫州太清宫烧香为名,带着蔡攸、童贯等宠臣,连夜逃出汴京,一路向南,但他到了毫州后并未停下,而是继续逃跑,直到镇江。”
    听到这,王翦突然蹦出一句:“这赵佶颇有其祖之风!”
    现在的赵宋皇帝都是宋太宗赵光义这一脉,而赵光义驾驴车一夜逃出两百里,赵信也这么能逃,可谓血统纯正!
    “大书法家在逃跑途中,还继续以皇帝身份发号施令,其截留东南的漕粮、饷银,并向军队下令,其认为金兵南下,难以抵挡,想再造一个朝廷!”
    这些漕粮、饷银送到汴京去,也只会便宜了金人,不如留下,作为他的朝廷粮饷。
    始皇等人又一次被赵传给刷新了无耻的下限,虽说皇帝一般都很自私,但像赵佶这种,还是极其稀有。
    他的这些举措会让赵宋政令混乱,且会人心惶惶,他把钱粮都拿走了,还截留住军队,那汴京怎么办,怎么抵御金人?
    不仅不帮忙抗金,还在后面使劲挖己方的墙角,给金人提供助攻。
    “大书法家还向赵桓暗示,让赵桓迁都于南:汴京肯定难以守住,不如迁都于金陵!”
    蒙恬道:“将赵宋都城与北方疆土尽送于金人?那赵匡胤和赵光义若死后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李念笑道:“赵匡胤十有八九会狠狠打一顿赵光义,随后直指光义之鼻怒骂:彼辈便是汝之子孙?”
    冯劫道:“那赵桓应是没有应赵信!”
    李念点头道:“赵桓原本想应下,可被宋廷内主战的李纲劝住,遂未成行。”
    这时,始皇道:“赵信劝赵桓迁都,也许还存有一层心思:其逃离汴京,威望大跌,为人所不耻,而若赵桓迁都于南,那其逃离汴京便有了可辩之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