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米还是那个小米,雷布斯还是那个雷布斯。
SU7的技术发布会被视作是汽车界的春晚,这话儿一点都不夸张,现场来了很多重量级的媒体以及知名人物,檀锦程的出现也引发一定的轰动。
虽有“拍马屁”的...
林泽宇和王薇的对话还在继续,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城市的灯火在他们眼中映出点点星光。林泽宇转身,拿起桌上的一份报告,翻了几页,眉头微皱。
“乌克兰那边,李然刚发来更新,说农业顾问站已经初步设立,但农民的参与度仍然不高。”他低声说道,“他们在担心数据隐私的同时,还对AgriMind的实际效果存疑。很多人觉得,传统的经验比手机里的数据更靠谱。”
王薇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内容,点头道:“这其实是个全球性问题。科技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农业这种依赖经验的领域。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让农民立刻改变,而是让他们看到改变的可能。”
“是啊。”林泽宇叹了一口气,“我们不能指望农民一夜之间就接受新技术。但他们愿意尝试,哪怕只是打开App看一下天气预报,都是进步。”
王薇笑了笑:“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AgriMind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额外的负担。”
林泽宇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或许,我们可以从‘小改变’入手,比如在系统中加入本地节日提醒,或者在特定节气推送适合当地的农事建议。让农民觉得,这个App不只是提供数据,而是真正理解他们的生活节奏。”
王薇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比如在乌克兰,我们可以在丰收节前一周,推送关于如何提高收成率的建议;在越南,我们可以在播种季节推送病虫害防治指南。这样,农民会觉得AgriMind是在‘陪伴’他们,而不是在‘指导’他们。”
林泽宇点点头:“对,我们要让科技变得有温度。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被农民接受,那就只是空中楼阁。”
王薇拿起手机,拨通了技术团队的负责人:“老陈,我们有个新想法,想在AgriMind中加入‘本地节日与节气提醒’功能,同时结合这些时间点推送定制化的种植建议。你们这边能不能尽快安排开发?”
电话那头传来陈远飞略带兴奋的声音:“早就想做了!我们之前就收集了全球主要农业国家的节气和节日数据,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你们这个想法太及时了,我这就安排人手。”
王薇挂断电话,转头看向林泽宇:“你看,我们的团队也在等这样的机会。只要方向对了,执行就不是问题。”
林泽宇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AgriMind的成功,从来不是我们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所有合作伙伴,还有那些愿意尝试的农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二天一早,林泽宇再次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主题是“如何让AgriMind更具人文温度”。
会议一开始,安娜?席尔瓦便率先发言:“我在巴西的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民对AgriMind的界面感到陌生,尤其是年纪较大的用户。他们不习惯用手机操作复杂的系统,更喜欢面对面交流。”
“我们可以在App中加入语音助手功能,让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获取信息。”王薇补充道,“比如,农民只需对着手机说‘明天天气怎么样?’,系统就能自动播报天气预报。”
“这个建议很好。”陈远飞点头,“我们已经在开发离线模式,让农民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使用核心功能。再加上语音助手,应该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林泽宇沉思片刻,说道:“我们还可以考虑在App中加入‘农民故事’板块,定期推送来自不同国家的真实用户故事,让农民看到AgriMind是如何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
“这确实能增强用户的情感共鸣。”安娜说,“在巴西,我就采访过一位小农户,他通过AgriMind的病虫害预警功能,成功避免了大片玉米田的损失。这样的故事,如果能通过App传播出去,一定会吸引更多农民使用。”
“那就这么定了。”林泽宇拍板道,“技术团队负责开发语音助手和离线模式,内容团队负责收集并整理农民故事,市场团队负责在各个国家推广这些新功能。”
会议结束后,林泽宇回到办公室,继续处理来自乌克兰的反馈报告。他打开李然发来的视频,看到顾问站的现场画面:几位本地农业专家正坐在简易的办公桌前,耐心地向农民讲解AgriMind的使用方法。
“泽宇,”李然在视频中说道,“我们已经开始组织小型的‘农技交流会’,邀请已经使用AgriMind的农民分享经验。效果还不错,有几位农民表示愿意尝试下载App。”
林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