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飞龙在天,先帝传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月初四的下半夜,袁庆柏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人马,护送着承泰帝的遗体离开圆照园,回到了皇宫,何皇后同行。
    回到皇宫后,袁庆柏便在皇宫里尊何皇后为皇太后。
    三月初四的白天,对承泰帝的遗体进行了大殓,梓宫停灵于乾清宫。
    大周皇室的规矩,大行皇帝的梓宫应该停灵于乾清宫,哪怕大行皇帝驾崩于宫外,梓宫也应该运回乾清宫停灵一段日子,在乾清宫设灵堂祭奠。
    三月初五就颁布了大行皇帝的遗诏。
    遗诏并未做一丝一毫的修改,就连其中让袁庆柏跟袁庆松、袁庆树诚心友爱、休戚相关的话都保留着。
    袁庆柏觉得自己不应该擅自修改承泰帝的遗诏。
    若只在遗诏提到让他跟袁庆树诚心友爱,休戚相关,而不提袁庆松,遗诏会显得奇怪。
    承泰帝的死亡真相,尽管严格保密了,还是难免会有风声传出,保留遗诏中跟袁庆松有关的话,有利于掩饰真相。
    杜贵妃的大逆不道,袁庆松事先也确实不知情。
    袁庆柏也不便一上台就惩处袁庆松这仅有的两位兄弟之一。
    袁庆柏已跟何太后商议好了,现在该以稳定为重,周贵人赐死,窦英处死,杜贵妃先圈禁,以后让她死在禁所,袁庆松先封个郡王,以后再说……
    三月十三,袁庆柏于太和殿举行了登基仪式,定年号为“天隆”,寓意为天道昌隆。
    这个年号是袁庆柏亲自定下,在袁庆柏心里,这个年号还藏着两层寓意,一层是“天龙”,飞龙在天,一层是仿效前世的那位章总。
    之后,袁庆柏奉何太后懿旨,册立元春为皇后。
    袁庆柏还封袁庆松为谦郡王,袁庆树为瑞郡王。
    “谦郡王”这个封号,是希望袁庆松谦虚,不要僭越!
    三月下旬,在袁庆柏的特意安排下,承泰帝的梓宫转移至勤和宫永佑殿安放,永佑殿成为承泰帝的殡宫。
    待到承泰帝的陵寝建造完毕,才会大出殡。
    承泰帝已于去年下旨兴工营建自己的陵寝,本要耗费几年才会建成,只是他没想到,他的陵寝才兴工不到一年,他就驾崩了。
    袁庆柏下旨,要求两年内便竣工承泰帝的陵寝。
    大行皇帝的梓宫在殡宫停留时间过长不妥。
    从承泰帝驾崩到三月下旬梓宫转移至勤和宫永佑殿,期间袁庆柏一面忙着丧事,一面也忙着国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有些政务袁庆柏需要及时处理。
    比如,下旨让全国督抚等地方官维持稳定。
    比如,让匠人戴锦负责抓紧研发火器。
    再比如,下旨让西部前线的靖边大将军费迩和宁远大将军岳仲,暂停主动攻打准噶尔汗国,但务必严加防范。
    去年承泰帝决定攻打准噶尔汗国,为此调集了大军。
    袁庆柏却推测这场大战的结局多半是失败。
    好在,目前为止这场大战尚未对大周造成重大伤亡,袁庆柏还来得及掌控。
    当西部前线的费迩、岳仲得知袁庆柏登基,都有悲有忧也有喜。
    其中一喜是,承泰帝的军事才能不好,还喜欢批武将们的生辰八字瞎指挥,现在可以避免此事了。
    ……
    ……
    丧事期间,袁庆柏情不自禁哭了多回,倒不是虚情假意。
    毕竟承泰帝是他今生的父亲,且对他钟爱。
    而且,袁庆柏觉得这位父皇既可敬也可悲。
    承泰帝登基前,经历了残酷的兄弟夺位,四十多岁才登基,只当了八年多的天子,且其中六年多都有一位太上皇压着他,驾崩得既突然又悲剧。
    然而,就是这样的承泰帝,却给袁庆柏这位新天子留下了丰厚的传承!
    承泰帝将皇位传给了袁庆柏,且是一个皇权很大的皇位。
    承泰帝也传给了袁庆柏一个不差的吏治环境。
    承泰帝还将一个实在银五千万两的国库传给了袁庆柏。
    这还是因为,平叛青海之战和最近一年的西部用兵耗费了大量钱粮,不然袁庆柏接手的将是一个更惊人的国库。
    而如果承泰帝多活几年再驾崩,那么袁庆柏届时接手的国库实在银应该只会有三四千万两银子了。
    这些丰厚的传承,是承泰帝夙夜匪懈、宵旰忧勤打拼出来的。
    承泰帝在位仅仅八年多,却批阅了数量惊人的奏折,他亲书的朱批字数就达到了几百万字!
    驾崩前几日,他病重期间还在忙着国事。
    驾崩前一晚,他还抱病亲书了超过千字的遗诏。
    承泰帝驾崩后,袁庆柏特意将他的眼镜整理了一番,竟多达近三十副。
    为了方便随时取用,这些眼镜被承泰帝摆放在各处,包括了皇宫里的乾清宫、养心殿,圆照园里的勤政殿、九洲清晏殿,承泰帝的銮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