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天下第一号百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犁,又掏出铜镜看了看自己道:
    “老夫瞧着你这几年并没有什么变化,反倒是老夫越发的苍老了呢。”
    “那当然,钱老你这几年辛勤工作,哪像我浑浑噩噩的在府里过日子,一时间不知道日子流逝的如此之快,自然没有什么烦心事。”
    王布犁可以总结出一点,或许富贵是真的能养人呐,自己真的没怎么变化。
    或许这就是少年老成吧!
    朱元璋的脸很黑,他瞧着耿良的爆料,对于朱守谦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
    侄子如此,侄孙也是一脉相承。
    可朱元璋也没有什么办法,谁让是自己世上为数不多的亲人血脉呢。
    难不成现在富贵了,就看不上以前的穷亲戚了?
    更何况他爹朱文正还是跟着自己打江山的,不说洪都保卫战,其余战役当中,朱文正那也是获功不少。
    但是朱守谦他已经教训过了,也用不着旁人再来说什么。
    虽然他胡作非为草菅人命,又对皇帝心怀怨恨,但朱元璋还是觉得他是个好孩子,是有机会能够改邪归正的。
    至于耿良等罪大恶极之人,用不着等着秋天问斩,直接斩了以正视听,顺便传首整个广西。
    如此来告慰被他残害之人,迅速赢的广西百姓之心,朝廷是为他们做主的。
    总之态度都是要摆出来的。
    最终连带着对靖江王朱守谦的惩罚也是昭告全国,当然了还是给他的罪行润色了许多,听起来像是因为年纪小被王府之人以及耿良给合起伙来欺骗了。
    王布犁倒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朱元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至少以前骂儿子都是私下写信骂的,像这种“通电全国”的操作方式,还是头一遭。
    不过这样也给朱元璋凑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借着胡惟庸这件事,要编纂逆臣录和忠臣录来对官员们进行教育。
    对于这种“教育”,王布犁觉得是无用之功。
    大家表面上学着警示教育案例,可实际上真听了进去吗?
    还不是该暗箱操作依旧是像以前一样去做!
    表面功夫倒是做个十足。
    王布犁想要规劝一二,但是听着朱元璋越说越兴奋,不禁有些不理解。
    他凭啥觉得这样做,大家都能在官位上保持廉洁呢?
    那些所谓“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们,多是为了进士来的,哪有几个像是海瑞那种的官员啊?
    早年间给诸多皇子编的书籍,可是让他们都变好了吗?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他是越来越没有清醒的认知,还是觉得他杀了那么多的官员,官场一定会稳中向好的?
    王布犁站在一旁不言语,人手中只要有一丁点权利,就很难不去使用它,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布犁啊,你觉得朕的提议如何?”
    “好。”
    王布犁应了一声,该有的动作还是要做的,至少能告诉大家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真到事发了,瞧瞧你能否撑得住。
    朱元璋很是满意王布犁的回答,因为他就是想要听听王布犁有什么高见。
    “嗯,此事就交由礼部去做,先定个初稿。
    另外刑部也要配合,把这么多年的贪官污吏的卷宗都拿出来瞧瞧,怎么写在一本书上去,让他们瞧瞧这批人的下场,好好斟酌今后该怎么当官。”
    众人皆是称是,对于天子的命令要完全的遵从。
    这件案子就此结了,众人也很是默契的没有询问靖江王该不该杀之类的。
    天子已经把他给处理了,余者没有资格过问,即使他现在就是个庶人,可毕竟姓朱啊!
    王布犁随着众多臣子往外走,感慨着大明的“法治”还是进步的。
    待到过了几个皇帝后,大明律对于许多人都算个屁了!
    “驸马爷,似乎兴致不高。”
    “我?”王布犁哼笑了一声:“钱老似乎是多虑了,我现在感觉自己是喜怒不流于色了。”
    钱唐哈哈大笑几声,到底是成长起来了,嘴里连连夸赞。
    “不过钱尚书,我觉得你今后该更加忙碌了。”
    “我忙什么?”
    “此番周添告御状成功,案件被陛下传播到大明各地,用来警示官府,同时也是宣扬天子的德政,但是我敢肯定,接下来受委屈进京告御状的人只多不会少。”
    “啊,不能吧!”刑部尚书钱唐有些惊疑王布犁的判断。
    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闲着的人,会不远千里来京师告御状?
    王布犁止住脚步笑嘻嘻的道:“故而我判断钱老今后可是会更忙了,前往要保证身体的健康,且不可同林尚书一样累病而死在工位上。”
    周添已经成为洪武第一号民间的政治明星了。
    朱元璋赏给周添二十锭银钞,两件华服,直接给他从军户改到民户,赐予他三十亩田地,免除周添三年的“杂泛差役”,并下旨将此事通报全国,予以表彰。
    朱元璋说,如果有人敢罗织罪名报复周添,咱会将其“族诛”!
    如果周添仗着朕的名头横行乡里,朕也不会庇护他。
    但是,周添倘有过失,不许擅勾,以状来闻,然后京师差人宣至,朕亲问其由
    地方官员无权决断惩处周添的过失,需将他召到京城,由朱元璋亲自审理。
    如此好的待遇,谁不想要?
    今后地方县衙断案之事都不会有人愿意信服,许多人都想要来京师告御状。
    赢了兴许就能给周添一样的待遇了,那就能荣归故里,相当于手上有一块“特权”的金牌,乡里哪个人能不给他面子?
    就算是当地的县太爷对他都没有什么威慑力!
    如此这般,周添便成了归朱元璋直接领导的明帝国天字第一号百姓。
    通报全国后,难免不会有人动心思。
    而动心思的人多了,就会造就更多“第二号第三号诸如此类的特权百姓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