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家有女名阿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却说张晋跟着那熟悉的背影进了迎山楼,把马丢给店小二带去后院吃草。环视了四周没发现那个人,便直径上了二楼。
    二楼都是隔间,张晋正不知如何去找,恰听后面一声:“世子”。回身一看,竟是山为。
    山为一身青衣,手持一柄拂尘,正静静站在一个包间门口。“不知山为道长在此,张晋失礼了。”张晋忙迎上去,与山为见礼。
    山为指了指隔间,“某亦是心血来潮,不知世子可有雅兴喝上一杯?”
    张晋虽惦记着那熟悉的背影是谁,但又不好博山为的好意。满京城能得山为青眼的不足五十之数,还多是耕读人家或山中雅士,若说世家子弟他还是第一个。“恭敬不如从命,道长请。”
    两人分主客落座,山为给张晋斟了茶。并不多话,只示意张晋认真听。隔间的隔音并不好,幸好已到午时,楼下吃饭的堂客纷纷嚷嚷,因此张晋刚竟没认真听。如今得山为提示,忙凝精聚神,细细分辨。
    只听隔壁说:“这事儿等下再说,先谈正事,主子问你答应的那批谷子,到了哪里?”
    谷子?没听说哪里有天灾,难道是贩粮食的小贩?
    “已经出了京城,还有十几日便可到彬州。后续的事儿我再也不管了,你也不要来寻我。”一个略显熟悉的声音传来,张晋猛的一拍大腿,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见那背影眼熟了。原是金陵府储粮库的押粮官,因一年给山海关大营押送两次粮草,需的公主印信为证,因此张晋见过这位叫段宏的押粮官。
    怎么会是他?押粮官皆是本地选拔,这段宏是金陵人士,又无亲眷在京,更何况小小押粮官不需述职,因此段宏出现在此更显可疑。
    见张晋百思不得其解,山为抿了一口茶,以指敲击桌面数下,引张晋回神。
    “世子不妨向着谷子去查。”
    他本不爱与世家相交,奈何前些时日竟推演出不得了的东西,处理不好便要动摇国本。大雍朝如今虽不算海晏河清路不拾遗,但终究百姓还是能安稳度日的。
    山为不愿再起战乱,只好耐着性子寻了他吃茶小友张小孩儿之父张晋。希望借齐国公之手端掉这个祸端。
    张晋拱手,说道:“晋当彻查到底,内子惯儿,小女近日多有叨扰先生,还望先生海涵。”
    提及张小孩儿,山为神色缓和了许多。张小孩儿是个极伶俐通透的小姑娘。许是童言无忌,平日里常拜访他,偶出奇特之语倒显得纯朴自然。
    “无妨,小郡主伶俐可爱,得此忘年之交某亦欣喜之。”
    张晋连忙再拜,见山为隐有端茶送客之意。忙告罪退出来,临走时冒昧请山为道长为张小孩儿提一字,山为不置可否。张晋不敢多言,匆忙下楼。
    迎面正撞上刚出宫赶过来的长公主,两厢会面张晋捉住长公主的手,低声说:“回去再说。”
    因长公主乘了轿子来,张晋不欲再骑马,便钻进轿子里和长公主坐在一起。
    两人各有心事,一路无话。
    待到公主府,见早得了消息的张小孩儿正在门前等他们,不由得心中一软。
    张小孩儿今日穿了大红羽缎的夹袄,系着一条粉色团花裙子,脚上蹬着一双苏绣鞋,上面扎着出奇的花。她原就生的好,这般穿着更显得伶俐非常。
    张晋扶了长公主下轿,转过身一把抱起张小孩儿。
    “好女儿,想爹爹了嘛?”
    张小孩儿大眼睛滴溜溜转一圈,奶声奶气的说:“女儿可想爹爹了,也想娘亲,还想皇祖母想祖父祖母,还想皇帝舅舅。”下人说长公主进宫去了,她竟听到了,知道宫里有皇祖母和皇帝舅舅。
    长公主闻言捏了捏她鼻子,笑道:“就你会讨巧儿!可惜啊,今儿除了爹爹娘亲,其他人可都没来。”
    张晋一手抱着张小孩儿,一手牵着长公主,向府内走去。
    张小孩儿一日没见父母,粘人的厉害,紧紧贴着张晋坐在正房的炕上,说什么都不肯和奶嬷嬷走。
    长公主被磨的没办法,只得吩咐下去,连着张小孩儿的饭菜一并送来,都在正房吃。
    张晋摸了摸张小孩儿的头,对长公主说:“你猜我今日看见了谁?”
    长公主正有一肚子心事要与张晋说,见他先开了口,忙问道:“看见谁了?”
    张晋微微皱眉:“我遇见了段宏,就是金陵府押粮官段宏。”
    长公主知道这人,只是疑惑一个金陵府的官员,为何这个时候上京。
    “我在隔间听得不甚清楚,只听说他们从京城运送出去一批谷子,十几日后就会到达彬州。”张晋将他如何觉得那人背影眼熟,又如何在迎山楼遇到了山为道长都细细与长公主说了。
    “这么听来,总感觉山为道长好像就是在那等着你呢。”长公主不愧是领兵打仗的,一下就抓住了张晋没注意的细节。
    “嘶。。公主大才!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么一说,回想起来还真是,山为道长见到我时并无惊讶之意。他才多大年纪?就当真能算的这么准?”张晋立时一惊。
    “你道为何人人敬他?原是敬他师父灵犀道长的。昔年灵犀道长为大雍朝卜算七七四十九卦,卦卦应验被封为国师。山为道长是灵犀道长的亲传弟子。”
    夫妻两个说话间,流苏在门外通传:“公主、世子爷,怀素观山为道长遣了个小童来,只说要见小郡主。”
    听闻是山为派来的小童,长公主忙让快请。
    那小童一身道袍脚踩皂靴,进来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家师请郡主择一个锦囊留下,其余的让小童带回去。”
    说罢从怀中掏出三个锦囊来,却见第一个锦囊是红色羽缎上绣重瓣牡丹,第二个锦囊是青色官缎绣白菊花,第三个锦囊是粉色贡缎绣的水芙蓉。
    长公主把张小孩儿抱下火炕,张小孩儿瞅着三个锦囊,问小童道:“先生可留话了不曾?”
    小童又行一礼,道:“不曾”
    张小孩儿闻言,信手取了那红色羽缎的锦囊,只说:“我见了这红色便觉欢喜,小孩儿很喜欢这个锦囊,帮我多谢先生。”
    小童闻言收好另外两个锦囊,张晋忙安排车马送小童回怀素观。
    回过头来,一家三口盯着这锦囊,张小孩儿挠了挠头,径自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张约莫两指宽的薛涛笺,上书一个“萌”字。
    张晋回想起请山为道长为张小孩儿题字,没想到山为竟真送了来,只是不知道另两个锦囊里都是什么字。
    “这个萌字好,萌发之意生机勃勃。”张小孩儿突然说道,又补充一句:“孩儿甚喜。”
    “那我们小孩儿便叫萌萌吧,流苏,吩咐下去,以后小郡主便是萌姐儿了。”长公主闻言,也觉得这个字好。寓意好又不曾听说谁家也有个萌姐儿的,自是独一份,当真顶顶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