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13章年轻人的胜利
今晚凯尔特人可以说做了万全的准备。
在西部决赛抢七开始前,贝尔曼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对开拓者的战前准备上,
至于湖人?贝尔曼根本不相信湖人能在抢七大战中击败开拓者,击败阿甘。
在贝尔曼看来,全联盟能率队击败开拓者的人就只有他,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阿甘。
细节上的问题不谈,贝尔曼布置的东西太多了,虽然达不到完美,但贝尔曼已经用他毕生的经验和能力,去对付自己最得意的弟子。
在球队整体战略上,贝尔曼除了要求球员们贯彻阿甘法则之外,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思路,就是要「被动式攻防」。
贝尔曼可谓反其道而行之,其它球队都想尽办法占据主动,不管对手是谁,都要主动出击,把握节奏。
可贝尔曼偏偏要球员们后发制人,不要主动出击抢优势,而是和开拓者打太极,让开拓者先出招,我再来应对。
所以整个上半场,凯尔特人一直都在被动等待开拓者出招,他们自已在进攻和防守端,没有太多想法,全在见招拆招。
开拓者打阵地,凯尔特人就阵地应对,打不进,就想办法快速反击,但绝不主动带快节奏。
开拓者想要发力进攻,利用甘国阳和科比两个强点单打,就让两个人单打,保持防守阵型不乱。
贝尔曼执教甘国阳那麽多年,心里清楚,阿甘是篮球场上最可怕的猎手,你越是主动,他越是能找到你的破绽。
相反,以不变应万变,敌不动我不动,结硬寨打呆仗,这就是贝尔曼心中应对波特兰铁骑最好的办法。
虽然这样的办法看来很被动,虽然凯尔特人还如此年轻,就打得老气沉沉让人垢病,
但这确实是对付开拓者和阿甘最合理的选择。
如果是1998年的开拓者,凯尔特人这样的呆板战术会被开拓者锋利的外线三分球射穿,打半场贝尔曼就要调整战术了。
但现在,开拓者已经没有了1998年的外线神准,球队整体老化,球员们体能丶细节都下滑的厉害,犯错的频率大大增加。
所以,凯尔特人要做的就是打好自己的营垒,把防御做的妥妥帖帖的,依托邓肯在三秒区的影响力,不要随便出击,就慢慢和开拓者耗。
把出牌权交给开拓者,让开拓者围着营垒打,他们本就人困马乏,想要攻破这个营垒着实不易。
中场休息时,里克-卡莱尔调兵遣将,他决定下半场增加查尔斯-巴克利的戏份,用这个攻城锤来击破凯尔特人的营垒。
甘国阳并不是很同意卡莱尔的布置,倒不是不认同巴克利的能力,而是他认为凯尔特人并非单纯的龟壳防守。
「我们在强调进攻的同时,也必须做好防御工作。」甘国阳提醒卡莱尔。
不过甘国阳并没有否决卡莱尔的换人布置,因为他自己也没有想好要怎麽应对凯尔特人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
不得不承认,贝尔曼这招目前看来不错,应对甘国阳这种攻击性极强的猎手型打法,
不露出破绽,慢慢和你耗,针对你体能储备一般的弱点,是很好的方法。
开拓者的的确确已巅峰不再,而甘国阳今晚的状态确实一般。
第三节比赛开始后,凯尔特人继续保持他们稳定的态势,邓肯在内线简直和年轻时的甘国阳一样,保证了凯尔特人篮下良好的护筐。
布雷洛克丶科比丶小奥尼尔几次试图冲篮下造杀伤,都被邓肯的防守化解。
并且邓肯有一点和年轻时的甘国阳很像,他防守成功的同时,往往还能拿下球权,不至于让对手获得二次进攻机会。
一旦开拓者进攻不中,史蒂夫-纳什一定会发起快速反击,但他的快速反击绝不莽撞,而是相当有节制。
一多半最终会转化为阵地战,并且纳什的传球攻击性非常强,他和基德不同,他非常善于传一些直刺对手心脏的球,而不是进行一传的梳理。
而且纳什自己的攻击性也更强,他投篮比基德更准,远射能力出众。
这点上,纳什和他的冈萨加学长斯托克顿大学时同样非常相像。
大学时,斯托克顿承担的进攻压力比进入NBA后要大很多。
所以在冈萨加时期,斯托克顿在进攻端要承担很多出手权。
虽然纳什在防守端无法和斯托克顿相比,但他态度没问题,并且凯尔特人的防守是典型的外松内紧,纳什在防守端有些纰漏,不算什麽大问题。
所以第三节打了五分钟,局势和上半场相比竟没什麽区别。
虽然甘国阳在低位连续单吃邓肯得手,证明这位大前锋自己依旧能手拿把掐。
可是,开拓者在防守端也无法遏制凯尔特人的进攻一一凯尔特人的年轻人,几次机会把握都相当好。
邓肯几乎不在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