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 章 想不通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由得赞同的点了点头,由衷的道:“少主心思缜密周详,令人钦佩。”虽然拿下了安顺城,的确让义军有了立足之地,形势看好。但他们其实也都明白,论实力,他们与朝廷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而接下来,他们必然是要面临朝廷的强力镇压和反扑的。这个时候,手上能够多上一个筹码,自然就不能只为了一时的痛快,而去胡乱杀人的。
    自占领安顺城后,对于原属于朝廷势力的“肃奸行动”一直都在进行。另一方面,义军中的许多人,都在强烈的主张,要求将他们的家小尽快地接到安顺城。那些家小如今正在靠近西域的一处地方生活,人数有十几万,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对此,义军的领导层倒是倾向于缓一缓的,毕竟他们才刚刚拿下安顺城,对于它的掌控还没有那么全面。不过,底下的人,却显然不是这么想的。要知道他们当初兵发安顺,带走了大量粮食,只给留守人员留了一个月左右的口粮,他们可是撑不了多久的。而且一路过来,再顺利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真算下来的话,也确实没多少耽搁的余地的。最终,义军高层妥协了,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前去接人。
    与此同时,安顺城以东二百里,张恪和李如松所率领的两万平叛大军,也已经收到了安顺城失陷的消息。自离开京城,这支队伍一路急行军,并没有什么耽搁。但在进入西南地界后,他们反倒不着急了,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寻找叛军,而是到处在挖井,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不过,这些作为,倒是从侧面帮朝廷重新收获了不少民心的。
    自大旱以来,朝廷便一直有在救灾。可是因为某些人的从中作梗,最终整个西南地区流民四起、动荡不安。百姓们直面了这些苦难,心中也自然会产生怨气的。他们当然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种种不可告人的内幕,只是亲身的经历,让他们很自然就对官府产生了不满的情绪。这些也是叛军之所以能很快的声势大起的重要原因,他们正是利用了老百姓对于官府不作为的这种强烈的不满情绪,顺势揭竿而起的。
    张恪一路走来,一直都在注意观察民生民情。他知道这个时候,光喊口号是没什么用的,也是收回不了民心的,必须得要实实在在的为恢复灾区民众的正常生活,做点实事才行。而这首当其冲的一件民生大事,便是:挖井,取水。
    当然,西南大旱了这么久,哪个还不知道水的重要性?问题是怎么找?之前,地方上的官员也都是想尽了办法找水的,只可惜,效果不彰。张恪原来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没想到,杜若,给了他巨大的惊喜。杜若犹如一台精准的水源定位仪,总是能准确的找到深藏地下的水源,令人惊叹不已。
    而在意识到了杜若的巨大价值后,又因为当地苦旱久矣的百姓自发的将杜若奉为了“水神娘娘”,张恪更是顺水推舟的在民间大肆宣扬起了“水神娘娘”的神奇。不得不说,在这一番操作之下,水神娘娘确实是声名远播了,而当地百姓对于朝廷的怨气也因为水源问题的有效改善,而持续的消解中。
    张恪一边带人挖井,一边收获民心,不断稳固着当地局势,他深信有了这些作为,这些地方的百姓便不会再跟着叛军去胡闹了。他要从根子上刨了叛军的发展根基。本来一切都很顺利的,没想到,就在这时,传来了安顺城沦陷的消息。
    无论是张恪,还是李如松,他们都对于这个消息,感到极度讶异。前几天,不是还传来消息,虽然叛军一直在围攻安顺城,但它一直都是岿然不动,固若金汤的吗?怎么这才几天了,它就这么沦陷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叛军使了什么魔法了?须知,要攻破像安顺这样的坚城,可不是这般容易的。即便是叛军粮草充足,安顺城坚守个一年半载的,都并非难事的。这也是他们不急于去征讨叛军的原因。只是,怎么就这么一转眼的,它就沦陷了呢?这不科学啊!
    而更让张恪忧心的是,周勃他们,如今怎么样了?有没有逃出来?还在城中?落入敌手呢?张恪不敢再猜下去了,而因为周勃等对其至关重要的人的存在,他显然也没有耐心再等下去的。于是,张恪果断的命令大军,极速兵发安顺城。由于,有鹰将在高空侦察以及王大丫带领的斥候队,在双重保险下,他们也压根儿不担心会遇到什么埋伏,所以一路急行军,只用一天时间,便到达了安顺城东门外。
    安顺城东,站在一座小山坡上,望着远处巍峨的高墙,张恪却是更加想不明白了,叛军究竟是怎么拿下这座坚城的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