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恪道:“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恪,受朝廷之命,来此平定叛乱。”
刘长子看着他,没有说话,不知道是不是还在为刚刚被戏弄的事在生气。张恪倒是对此不以为意的,他明白眼下的刘长子必然是抵触情绪很大的阶段,想要和他正常的交流,还要花些功夫的。
“我还知道你叫刘长子,是叛军首领刘通的儿子。顺便说一句,没想到你的功夫那么好,我们这么多人,差点儿留不住你呢。”小小的拍了一记马屁,不过,显然刘长子并不领情,依旧是不发一语的。
“另外,我在这里要对你郑重的说声谢谢,感谢刘兄弟之前出手救下了周薇和高芝。”
刘长子听到这里,倒是张了张嘴,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说话。张恪想了想,继续往下说道:“有件事情,我一直想不明白,自大旱以来,粮食绝收,可是你们居然有能耐囤积起大量粮食,并以此收容了二十多万人,举旗反叛,那些粮食究竟是从哪儿来的?你们家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虽然也算薄有家资,但要说一下子供养二十多万人的吃食,尤其还是在灾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这绝对不是你们家承受得起的。所以,这背后一定有人在帮你们,能告诉我,这人是谁吗?”
刘长子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过最后,他还是没有任何回应。关于刘通等人举旗反叛的事情,张恪他们一直认为是宁王暗中挑唆的。只不过,要做到这种事儿,显然不是只靠着什么人,单凭所谓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挑起来的。终究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来配合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粮食。在这方面,周勃等人一直都认为是有人在朝廷发下来的救灾物资上动了手脚的。
朝廷发往灾区的物资,可不是随随便便发下去的。事先要统计受灾面积、受灾程度、受灾人口、还要参考地方政府上报的情况,再核算数额,分批次下放。在此过程中,自然还需要各部门联动、配合、走程序、监督等等,这绝对是个大工程的。本来,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是不可能出现二三十万人领不到救济口粮这么重大的破口的。当然,谁都不能保证这个过程中不出现什么差错的,但是,几十万人领不到救济粮食,并最终反叛了,这个可就不是什么小差错呢,这个数量也绝对不能用失误来解释的。这中间绝对是有大问题的。若是朝廷本身无法提供足够的救灾粮食给灾区民众,才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反叛,那也无话可说。可是,明明有粮食,也一直在定时定量的根据灾情往下发放了,却还是产生了数十万的流民,并聚众叛乱,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而最使人疑惑的是,刘通等人居然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并以此吸引、招揽了那些流民,聚集到了一地。那么,他们是从哪里搞到那些粮食的?是不是可以合理的怀疑,那些粮食其实就是朝廷下发的救灾粮,但却被人给截胡了,并最终送到了刘通等人的手上呢?如此的话,这件事情便说得通了。朝廷的确发放了足够的救灾粮,那些粮食当然也不可能凭空消失,之所以会出现巨大的缺口,其实是被人给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地改变了救灾粮的性质,粮食一直都在,只不过被改变成了刘通等人用来笼络人心的口粮。
问题是,谁在背后做的这个局?刘通等人,肯定是做不到这些的,他们应该只是局中的棋子,甚至都未必知道自己是别人手中的棋子的。宁王肯定是幕后的黑手,但他远在京城,要具体地实施这件事情,在西南这里肯定是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负责具体的操作的。张恪很想找出这个人,最好是能拿到一些指向宁王参与其中的切实证据。那毕竟是个皇子,想要指控他,必须要有过硬的证据的。这事儿当然会很难,因为宁王大概率会做一些掩盖自己涉入其中的动作的。要知道,将朝廷的物资,供应给反叛者,这可是犯了“资敌”的大罪,宁王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事儿如果曝露了的严重性的。但,总归是要去试一试,才会甘心的。他与宁王的关系,早已经不可调和了,但有一丝扳倒对方的机会,他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张恪看刘长子的样子,分明是知道点什么的,只是他显然不愿意说。不过,这个倒也算正常,毕竟大家分属敌对,今天又才刚见面,人家凭什么要对自己掏心掏肺,有问必答的?
刘长子看着张恪脸上无可奈何的表情,基于某些原因,心中莫名的暗爽。眼前这个家伙无疑是很聪明的,他年纪轻轻的,便能做这么大的官,确实是其来有自的。自己虽然为他所擒,沦为阶下囚,但却还能让他吃一下瘪,心中还是不免得意的。而更主要的是,这家伙还是周薇的未来夫婿,想想都令人不忿:好白菜让猪拱了啊!总之,这个人是非常讨厌的,但凡能让其吃瘪的事情,那是必须做滴。
张恪再问了几句话后,见刘长子始终噤口不语,便也知道今天大概是问不出什么来了。看着对方嘚瑟的样子,他自然知道人家是故意的,只是到底还是拿对方没辙啊。不过,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