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 章 跟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认得的。这些人全都身着便服,也看不出来什么特别之处。不过仔细看过后,刘长子便发现其中竟有两名易钗而弁的西贝货。军中竟有女人?刘长子当然知道这事并不寻常,于是,他果断的悄悄跟了上去。
    安顺城周边,如今其实已经清空了。当初于城外逗留的那些流民,张恪已经以钦差的名义,强令各地方分摊安置了。由于叛军集体进入安顺城,不再四处游荡肆虐了,对于其它地方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儿的。朝廷为了平叛,同时也知道稳定民心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于是再次拨了大批钱粮发往西南地区。所以,除了安顺城战云密布外,其它的地方都正在有序地恢复着。事实上,苦了这么久了,百姓们谁又想要折腾的,人心思定啊!但凡地方官府多用点心,真正的去落实赈灾措施,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相信朝廷的。而随着周勃和张恪的先后到来,对地方政府的震慑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所有的官员都更加的兢兢业业了,也不敢在赈灾上做什么手脚了,这让朝廷的各种赈灾措施,得以更顺利的落到实处了。而救灾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其实,措施还是那些措施,即便是有些微调,也不是太大。但因为有了强有力的监督,一切便就此改变了。有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祸常常比天灾更可怕。要不是因为一些人不作为、乱作为,西南地区的形势,何至于此呢?
    为了应对接下来,安顺城可能的大战,清空周边、安置流民自然是必须的。连带着被叛军交换出来的数万百姓,也全都被送到了别处安置。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些老弱病残,叛军显然是不想浪费物资在他们身上的,对此,张恪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不过,朝廷当然是照单全收了,这是责任、是义务,叛军可以不负责任,但朝廷不行。若是朝廷放弃了他们,那么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及正当性。到时候,就等着被推翻吧。
    一个人的行为,会体现他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其实国家也一样,国家的行为同样也会体现国家意志、道德水准。一个政权值不值得支持、信赖,老百姓是会做出自己的判断的。若是他们不再相信这个政权了,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张恪等人骑着马,一直朝着南边而去。马儿足足跑了一个时辰,才在一个叫"前黄"的小镇停了下来。这可把追在后面的刘长子给累惨了,虽然他身手不错,可是两条腿的再怎么样也赶不上四条腿的。气喘吁吁的刘长子,忍不住心中咒骂不已。
    这个叫前黄的小镇也是安置流民的,是离安顺城最近的一处安置点了。和许多受灾的地方一样,小镇中的许多人,无奈之下去逃荒了,只剩下一些孤寡老弱。不过,生活设施倒是都剩下来了。房子啊、床铺,灶台之类的,正好适合暂时安置流民,只需再添加一些生活用品就行了。之前张恪便来过一次,杜若还带领打井队帮他们挖了几口井,解决了他们的生活用水问题。今日,张恪来此回访,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
    走进镇子中后,虽然张恪的身份最高,镇上的人也大多认得他,知道这个年轻人乃是从京城下来的大官。但是,一行人中最受欢迎的人,却不是张恪,而是杜若!所到之处,大家都热情又虔诚的朝着杜若打招呼、问候。只不过,称呼上却是有些五花八门的:有叫水神娘娘的、有叫杜姑娘的、也有叫恩人、仙子什么的。
    这一切,都缘于杜若意外开启了“找水”的技能包,为老百姓们解决了困扰他们两年多的用水问题后,人们对其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或许也只有深受其苦的西南百姓,才更加的对于杜若所做的这一切,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感谢。尤其是那些亲眼目睹过杜若带着打井队挖出井水的人,有些人甚至在那一刻激动到疯狂的呐喊、哭泣。
    而杜若则只是平静的和大家点头打招呼。一开始的时候,她对于人们对她的热情和崇敬,的确是不太适应的。不过,随着这种场面的频繁出现,她或许也知道改变不了什么的,于是便也慢慢接受下来了。这期间,也有许多人要送给她礼物以作感谢。只不过,无论礼物是贵重的还是只是些寻常之物,杜若都是坚决不收的。而这一点,也让大家更加的对其崇敬和喜爱有加了。这些都使得当地百姓对于“水神娘娘”更是一面倒的正面评价。也难怪,在杜若所出现的地方,以张恪的钦差之尊,看起来却只像个小跟班了。对此,张恪也只能暗自感叹了一句: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